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余虹教授

(2007-12-22 00:41:39)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飞翔的鸽子
   人民大学教授余虹跳楼自杀,听后很是吃惊,天天在人大读书,余虹是何许人?后来才知道自己的孤陋。余虹在业界非常知名,看看那一大段的头衔就知道。翻开他的博客,更让我吃惊,这位学者实际并不陌生,他的文章《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曾发表在南方周末上,当时看了这样的好文章还推荐给几个好友,并且误以为他是基督徒,在那篇文章里,他提到了耶稣基督的圣爱,我看到了一个基督徒应有的胸怀。他看到了我们民众爱的贫乏,看到了经圣爱洗礼过的国民的精神。
    从他的文章里,看的出余虹是一个硬朗的汉子,一个宁愿去死也不愿意苟且活着的汉子。他说:“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余虹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言论,不像如今云云的所谓教授、学者。在自己无力活的有尊严时,在一个缺失基本人格尊重的国度里,余虹选择了拒绝。用死亡来拒绝,是最无奈的拒绝,或许也是最有尊严的拒绝。要知道,这个社会里,有多少人在苟且活着。有多少基督徒媚俗于世俗社会,却打着上帝的名号。有多少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等死。余虹不要那样活着,也不愿那样死去。他迫不及待的离开,像一颗子弹一般,奋力的,冲动的扑向大地。他渴望活的更像一个生命,一个有尊严的生命。他在寻求那来自上天的启示,他说:“什么时候那陌生的爱才会进入我们的灵魂?才会成为中断爱恨情仇轮回的力量?”他看到了来自上帝的光,却无缘接受。
   虽然,我不赞成拒绝苟且活着的方式是通过自杀,然而,面对他,一个以死来抗争平庸生命的热血汉子还是肃然起敬。虽然,他尽可能的低调,遗言里没有什么高言大志。只是表达感谢,捐书。这是一个生命最后的回应。然后他扑向了大地,诚如他真挚而单纯的情感一般,他没有留下抱怨,不再愤世嫉俗,就像他推崇的石璞导师一般“一块对恶没有激烈反抗却有持久拒绝的石头,一块对善没有悲壮献身却有耐心执着的石头”他真的成为了一块石头,一块与泥土融合的石头。
   我想:余虹先生生前一定是孤独的。在一个信仰缺失、躁动、肤浅的时代里,怎么能承受高贵生命的拷问?在一个道德缺失的社会里,怎么能容得下这个异议分子。孤独是高贵者的无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笔杂谈
后一篇:07回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