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西南北》创刊25周年读者参与美文共享文化 |
分类: 东西南北·25周年盛世欢腾 |
文/
2008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讲都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对于《东西南北》来说,这个年份还有着另外一个涵义,2008年,《东西南北》迎来的是与广大读者的25年银婚之约。相爱的人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相互支撑抚慰,度过七年之痒,跨越玻璃和瓷器之期,打造银婚、金婚、钻石之路,我们却只用一书之约相伴走到了今天。25年风雨历练的杂志品牌,蕴含浓厚的文化底蕴,厚积而薄发,培养了《东西南北》坚韧的品格,也得到了广大读者最坚定的支持。25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东西南北》经历了很多,我们没有赶上《东西南北》艰难的初创,但却一同经历了成长蜕变的沉浮和喜悦。对于生活,我们时刻都要经历挑战,困难与矛盾总是接踵而来,我们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坚强,坚强地面对我们所必须正视的一切。
杂志市场一直处在纷争不休的“战国时代”,杂志的面貌、内容的差异越来越小,读者在杂志的“汪洋大海”中选择越来越不容易,以至于使读者失去了选择的耐心。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尽力创造差异,追求与众不同,使读者易于与其它品牌区分开来,并进而在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这条路《东西南北》人艰难地走了25年,《东西南北》25年不断变革发展,同时验证了中国期刊发展的25年,杂志的经营也由最早单一的发行和广告演变成现如今的多种经营。
近年来,人们对创办期刊杂志有一种狂热,仿佛一拿到刊号,就预示着白花花的银子进账,而现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目前在全国8000多种期刊杂志中,盈利的仅占少数,究其根本是因为杂志经营有其内在的规律。杂志是商品,必须像生产其它商品一样,注重市场调研,明确市场定位等;杂志又是一种特殊商品,能进行多次销售,所以还要有明确的经营模式,这个模式的创新才是发展的前提。
2007年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海南航空集团联手打造全新的《东西南北》,首创国内航空机载杂志、星级酒店入店杂志与地面发行三合一有正规刊号的“全球华人第一本彩色高端文摘”,变化不是我们的目的,变化是来自于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新的尝试,大家都付出了很多,但面对新生我们满心喜悦和期待。
在杂志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和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多渠道营销已成为《东西南北》杂志的首选推广方式,杂志不仅仅是印刷品,更是一种连接品牌和消费者的渠道,一种拥有巨大能量的沟通渠道。杂志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实体层面,更体现在它的深刻内涵上:读者对杂志的充分信赖,杂志与读者的亲密关系——深层的情感联结或者趣味相投。2008年是《东西南北》创刊25周年,也是读者“服务年”。杂志社将推出“东西南北四方联名消费卡”,此卡直接随杂志发行,具备在海航集团直属航线、酒店、旅游机构、快速消费品、各家品牌打折消费功能,目的是将企业文化与消费资源整合,创造一种身份消费和文化消费的融合,一种可以联系企业、读者与航空、旅游、酒店消费、品牌商品和快速消费品的VIP折扣卡。古时用“东西南北”四个字来代表天的“四象”,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东西南北四方卡”更是借用这几个文化元素来设计不同风格的纪念卡片。
在中国并不是每架飞机上都有《东西南北》,但在海航集团国内外500多条航线的机舱以及海航酒店集团41家星级酒店的客房里,有《东西南北》杂志,这是《东西南北》在创刊25周年时可以与我们的读者、客户共同分享的专有渠道。杂志社未来将向兼营广告、发行、活动推广、品牌包装、会展活动等多项商业运作与传媒业务,多角度多层次整合各类运营渠道的媒体集团发展。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全新的《东西南北》在经营上采取了品牌融合、资源融合、强势融合和发展融合的四方合作理念,希望可以借此契机同更多的国内外品牌企业合作,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分享我们的喜悦。
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自己想做的和自己不想做的都无法去逃避,感觉很多东西都是随着岁月一点点地前进,我们以为所有单纯的东西都留在童年,而忘记把它带回现在的生活,其实快乐我们已经带回来,我们只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拥抱它而已。生活就像一场又一场的风沙连着一幕又一幕的烟花,既然我们已相携穿过风沙,那就一起在苍穹下迎接璀璨的烟花吧。
更多《东西南北》二十五周年内容请关注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