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特点;学会计算一组数据中位数的值;
2、能在具体的实例中,解释中位数的实际意义;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中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交流评价的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特点,会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值.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解释中位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学校运动会的比赛场面)
课前谈话:(刚才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郭河一小举行的运动会的场景片段)我们班在这次运动会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成绩的取得还应归功于我们五(2)班所有同学。这时候同学们一定感到很疑惑:老师为什么给我们看这个啊,运动会与今天上课的内容有关系吗?有,你们看!我们班今天从森林王国来了几个朋友,它们也刚举行过运动会,听说我们班获得了多项第一的好成绩所以来向我们挑战,要和我们比举重,你们敢不敢和它们比试比试呢(敢)
(学生活动)
 
(出示课件)
 
 
(单位:kg) 
 
 
| 
 名称  | 
 小象  | 
 黑熊  | 
 野猪  | 
 猴子  | 
 熊猫  | 
 大灰狼  | 
 小狗  | 
| 
 成绩/分  | 
 500  | 
 78  | 
 30  | 
 19  | 
 10  | 
 9  | 
 5  | 
 
 
 
 
 
(单位:kg) 
| 
 姓名  | 
 钟照  | 
 朱常文  | 
 刘丹江  | 
 肖田  | 
 刘志顺  | 
 周正汉  | 
 许胜  | 
| 
 成绩/分  | 
 17  | 
 16  | 
 14  | 
 13  | 
 11  | 
 7  | 
 6  | 
 
观察这两组数据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数能表示这两组的一般水平呢?
预设:平均数。
 
2、求这两组举重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学生计算平均数:(指名回答)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1、认识中位数。教学例4:
1)思考、讨论:用平均成绩代表这两组举重的一般水平,你们认为合适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观察一下得到的平均数和原始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我发现大多数动物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
师:那为什么平均数比大多数的同学的成绩都高呢?
生:因为有两个动物的成绩太高了,从而影响了平均数。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多数动物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用平均成绩代表这组的一般水平,你们认为合适吗?
生:不太合适
师:那用什么数表示呢?大家一定想知道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105页)
学生自学。
师: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生:用中位数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中位数。(板书课题: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求法)(齐读中位数)
师:你们怎么理解中位数的?
按照字面的意思,你们认为什么是中位数。
生: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一个数。
生;----------
2)找两组数据中的中位数。
引导生比较平均数与中位数适用的范围。
小结:在一组数据中,如果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的时候,影响了平
均数,这时中位数比平均数更能反映他们的一般水平。
2)练习;挑战你的智慧(多媒体出示)
找出每组数据的中位数,比比谁找的又对又快!
(1)180 
(2)6.1 
(3)32 
 
2、学习求中位数的方法
1)教学例5:(多媒体出示)
五年级男子立定跳远成绩统计表
| 
 姓名  | 
 武林  | 
 王文贤  | 
 刘丹江  | 
 陈树  | 
 毛柱  | 
 陈启明  | 
 钟照  | 
| 
 成绩   | 
 2.06  | 
 1.88  | 
 2.09  | 
 2.28  | 
 2.03  | 
 1.96  | 
 2.26  | 
 
师:有信心解决下面三个问题吗?
① 
师:能很快找到他们的中位数吗?
引起生的争议。
指导生排序,课件演示排序结果。
2.28 
 
②用哪一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③如果2.06m以上可以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了,超过半数了吗?
学生探究后汇报。
师:如果再增加杨灿的成绩2.07(8个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五年级男子立定跳远成绩统计表
| 
 姓名  | 
 陈树  | 
 钟照  | 
 刘丹江  | 
 杨灿  | 
 武林  | 
 毛柱  | 
 陈启明  | 
 王文贤  | 
| 
 成绩   | 
 2.28  | 
 2.26  | 
 2.09  | 
 2.07  | 
 2.06  | 
 2.03  | 
 1.96  | 
 1.88  | 
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双数个时,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和÷2。 
师:结合前面求的中位数,你能谈一谈怎样求中位数吗?启发学生自主归纳求中位数的方法。
①排序
②单数:中位数是最中间的那个数。
③双数:中间的两个数的和除以二。
三、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的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有关,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大小的改变,而中位数与一组数据的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所以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比较合适。
在求中位数时,按大小顺序排列,奇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数,可直接在数据组中找出:偶数个数据,求出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得到了中位数。
四、拓展应用,形成技能。
1、尝试练习 (课件出示)
 
172 
四年级女子呼拉圈预决赛6名同学1分钟成绩如下(单位:下)
147 
1)求出中位数,
2)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这些同学的一般水平合适?为什么?
2、独立完成书107页:2题。
猜测:什么情况下中位数比平均数大?
3、老师的一位好朋友想应聘一名公司的职员,这是两家公司职工工资情况统计表,分小组讨论,帮我的朋友想一想,从工资角度考虑选择哪个公司更好,为什么?(课件出示) 
甲、乙公司工资情况统计表:
| 
 公司  | 
 经理  | 
 副经理  | 
 A级 职员  | 
 B级 职员  | 
 C级 职员  | 
 D级 职员  | 
 E级 职员  | 
 平均数  | 
| 
 甲  | 
 9000  | 
 7000  | 
 2400  | 
 2000  | 
 1600  | 
 1500  | 
 900  | 
 2800  | 
| 
 乙  | 
 7500  | 
 5000  | 
 2700  | 
 2200  | 
 1800  | 
 1300  | 
 1000  | 
 2500  | 
学生讨论。
有结果了吗?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发表意见,师生评价。
问:你认为哪个数更能代表公司职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要特别警惕平均数的误用,看清在平均数掩盖下的事实真相,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小记者采访:
① 
② 
③ 
④本组同学每人的视力情况
⑤本组同学每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小时)
每组选一个内容,小组合作现场采访收集数据;求出所收集数据
的中位数;讨论:用什么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