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特点;学会计算一组数据中位数的值;
2、能在具体的实例中,解释中位数的实际意义;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中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交流评价的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特点,会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值.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解释中位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学校运动会的比赛场面)
课前谈话:(刚才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郭河一小举行的运动会的场景片段)我们班在这次运动会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成绩的取得还应归功于我们五(2)班所有同学。这时候同学们一定感到很疑惑:老师为什么给我们看这个啊,运动会与今天上课的内容有关系吗?有,你们看!我们班今天从森林王国来了几个朋友,它们也刚举行过运动会,听说我们班获得了多项第一的好成绩所以来向我们挑战,要和我们比举重,你们敢不敢和它们比试比试呢(敢)
(学生活动)
(出示课件)
(单位:kg)
名称 |
小象 |
黑熊 |
野猪 |
猴子 |
熊猫 |
大灰狼 |
小狗 |
成绩/分 |
500 |
78 |
30 |
19 |
10 |
9 |
5 |
(单位:kg)
姓名 |
钟照 |
朱常文 |
刘丹江 |
肖田 |
刘志顺 |
周正汉 |
许胜 |
成绩/分 |
17 |
16 |
14 |
13 |
11 |
7 |
6 |
观察这两组数据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数能表示这两组的一般水平呢?
预设:平均数。
2、求这两组举重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学生计算平均数:(指名回答)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1、认识中位数。教学例4:
1)思考、讨论:用平均成绩代表这两组举重的一般水平,你们认为合适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观察一下得到的平均数和原始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我发现大多数动物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
师:那为什么平均数比大多数的同学的成绩都高呢?
生:因为有两个动物的成绩太高了,从而影响了平均数。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多数动物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用平均成绩代表这组的一般水平,你们认为合适吗?
生:不太合适
师:那用什么数表示呢?大家一定想知道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105页)
学生自学。
师: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生:用中位数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中位数。(板书课题: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求法)(齐读中位数)
师:你们怎么理解中位数的?
按照字面的意思,你们认为什么是中位数。
生: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一个数。
生;----------
2)找两组数据中的中位数。
引导生比较平均数与中位数适用的范围。
小结:在一组数据中,如果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的时候,影响了平
均数,这时中位数比平均数更能反映他们的一般水平。
2)练习;挑战你的智慧(多媒体出示)
找出每组数据的中位数,比比谁找的又对又快!
(1)180
(2)6.1
(3)32
2、学习求中位数的方法
1)教学例5:(多媒体出示)
五年级男子立定跳远成绩统计表
姓名 |
武林 |
王文贤 |
刘丹江 |
陈树 |
毛柱 |
陈启明 |
钟照 |
成绩 |
2.06 |
1.88 |
2.09 |
2.28 |
2.03 |
1.96 |
2.26 |
师:有信心解决下面三个问题吗?
①
师:能很快找到他们的中位数吗?
引起生的争议。
指导生排序,课件演示排序结果。
2.28
②用哪一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③如果2.06m以上可以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了,超过半数了吗?
学生探究后汇报。
师:如果再增加杨灿的成绩2.07(8个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五年级男子立定跳远成绩统计表
姓名 |
陈树 |
钟照 |
刘丹江 |
杨灿 |
武林 |
毛柱 |
陈启明 |
王文贤 |
成绩 |
2.28 |
2.26 |
2.09 |
2.07 |
2.06 |
2.03 |
1.96 |
1.88 |
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双数个时,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和÷2。
师:结合前面求的中位数,你能谈一谈怎样求中位数吗?启发学生自主归纳求中位数的方法。
①排序
②单数:中位数是最中间的那个数。
③双数:中间的两个数的和除以二。
三、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的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有关,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大小的改变,而中位数与一组数据的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所以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比较合适。
在求中位数时,按大小顺序排列,奇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数,可直接在数据组中找出:偶数个数据,求出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得到了中位数。
四、拓展应用,形成技能。
1、尝试练习 (课件出示)
172
四年级女子呼拉圈预决赛6名同学1分钟成绩如下(单位:下)
147
1)求出中位数,
2)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这些同学的一般水平合适?为什么?
2、独立完成书107页:2题。
猜测:什么情况下中位数比平均数大?
3、老师的一位好朋友想应聘一名公司的职员,这是两家公司职工工资情况统计表,分小组讨论,帮我的朋友想一想,从工资角度考虑选择哪个公司更好,为什么?(课件出示)
甲、乙公司工资情况统计表:
公司 |
经理 |
副经理 |
A级 职员 |
B级 职员 |
C级 职员 |
D级 职员 |
E级 职员 |
平均数 |
甲 |
9000 |
7000 |
2400 |
2000 |
1600 |
1500 |
900 |
2800 |
乙 |
7500 |
5000 |
2700 |
2200 |
1800 |
1300 |
1000 |
2500 |
学生讨论。
有结果了吗?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发表意见,师生评价。
问:你认为哪个数更能代表公司职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要特别警惕平均数的误用,看清在平均数掩盖下的事实真相,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小记者采访:
①
②
③
④本组同学每人的视力情况
⑤本组同学每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小时)
每组选一个内容,小组合作现场采访收集数据;求出所收集数据
的中位数;讨论:用什么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