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太痛苦,艾灸配穴把火降下来!

标签:
健康 |
分类: 健康话题 |
今天谈下上热下寒这种体质,我把它划分为第8种不健康体质,这一类人,脸上长痘,嘴角长泡,牙龈肿痛,咽喉上火,胸闷气短心慌,容易失眠,上焦特别容易上火,而且是反反复复的。但是另一方面手脚下肢腿脚总是冰凉,而且一吃凉的就腹泻腹痛,女性经常痛经,总觉小腹这里凉凉的。
这其实是现代社会形成的一种新型体质-上热下寒体质,他们的舌苔是阳虚和阴虚舌苔混合一起的,比如舌体偏白腻,但是舌尖又是红红的。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上热下寒体质呢:
1、因为太发达太方便,不用出门,一台手机一部电脑,可以办成所有的事情,人越来越懒,久坐不动,即使出门也是坐车,坐电梯,人的运动越来越少,即使有人在运动,好像只是健身房的专利一样。人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上下气血经络不通畅,尤其是中焦淤堵,肚子肥胖。
2、饮食变化大,很多人喝水喝饮料,都是直接从冰箱里面拿出来就喝,出门逛街,甜品店,冰饮店,奶茶店,比比皆是,生意好的排队购买,冷饮,凉茶;冰激凌称为最最受欢迎的每日必备。这样造成身体脾胃湿寒,胃气不降,中焦痰湿淤堵,经常腹泻腹痛,还痛经。
3、生活要求高,工作压力大,熬夜多,导致肝火旺;肝气郁结,肝火心火上炎,火不归位,肾水不济,上热下寒,容易长痘,嘴角长泡,口腔溃疡,失眠等。
那么上热下寒体质,怎么把火引下来,把水升上去呢。首先就是打通中焦要塞,引火归元、交通心肾。下面是艾灸配穴,记住一定要疏通带脉,除了艾灸,还要改变你的生活饮食习惯,运动起来。
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带脉: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