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成长岁月留痕 |
3号回到家,儿子在抄写他的作文,最新的那一篇就是上次他说的“游戏课”,结尾是老师表扬的。课堂作文,儿子是当堂完成的,老师在他的作文上画了一个△,儿子呢,就着这个△修改成了☆的手写体,我看到了,没夸他:自己写出文章就很好了,还能得个△,很不错了;也没批评他:自己随意就把老师的评价改动了,其实不应该的。
我翻看着儿子的作文本,想起了前一阵文能班的作文,也是让我那么惊讶。那么,孩子写好作文,到底需要什么呢?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五年级写作就飞跃了呢?
首先,我觉得离不开词语的学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虽然低年级,也掌握了许多词汇,但孩子们还停留在会写的层面上,没有词语的驾驭能力,所以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不在乎的孩子就使劲儿招呼,才有了许多的爆笑作文,像我儿,不会用,但是会欣赏,总觉得自己写的不好,所以就有一定程度的拒绝心理。
其次,是离不开观察。说起来观察的弱项很早我儿就表现出来了,入学的评价就是:观察力不够。据说还是通过具有数学表象的测试显现的,让数三角形的数量。之后,他还是一直保持着这个特点,不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加上图书杂志的阅读,只要不是一个不用心的孩子,多少都沉淀了一些东西,把观察到的内容,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就是了。
然后,需要生活的积累。这个东东说起来就更加虚无了,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小学四年级左右,冬季,我每天早晨出去围着楼跑几圈儿,某日,从后门回楼的时候,我发现地上有一条线,南边儿就是正常的地,北边儿就好像有一层薄薄的雪。我用脚蹭蹭地面,也没有变化,看来不是雪,我就这么走过来走过去研究了半天,才终于明白,那是银色的月光照的结果。那时我们每周都要写周记,我就以这件事写的,中间少不了描述自己心里的疑问,字数不少,只当是交差了,没想到也得到了有史以来的好成绩。还好,我比较好思考,从此总结出了“写好作文,离不开生活”的真理,还明白了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哪怕很小的事情,也可以真实打动人。
最后,写作离不开适当的花哨,其实就是技巧。总结出来自生活的真理,我好像一下子就开悟了,再写周记也不费劲了。那时候的杂志不多,有个姐姐送我一本台历,里面净是生活小常识、科学道理之类的内容,我就从一个介绍根据倒水的声音判断水壶是否将要满了,还有倒水不能太满要留一些空气才更保温的文章,自己编造了一篇周记,写的是我爸倒水,我奇怪为什么他不看着就知道停止、我检查发现还没满,爸爸给我讲道理的,除了前面用想象的情景、对话铺垫,后面就是大段的抄写了,呵呵,那时候,发现这种歪门邪道的孩子不多,我写的又是来自于生活的事情,着实被老师夸赞了一番。其实,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得多,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加上一些形成对比的东西(比如某篇文章的考官的外貌描写)、加入一些自己的心情、加入一些人物对话、结尾加入一些提炼的哲理,这文章就相当不错了。
说来说去,写作最离不开的是作者的用心,往往孩子们都是在为了写作而写作,而非有写作的动力,这是最致命的。我也曾经有过为了凑字数而写作的时候,那时候,能多写一个“了”字,我都得给加上,能把一段罗嗦点儿,占到下一行,哪怕只有一个字,我也要给对付过去,这样就很容易完成一页400字了。估计这样的孩子现在依旧不在少数。
正在写博,儿子来电话,告诉我文能班期末考试了,他让我猜猜,一听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他让我猜成绩,我说:115,问:为什么?我说不是115就有奖了?儿子反对地说:照你这么说,我学习是为了有奖啊?呵呵,儿子,你自然不是,不过需要这样的激励的孩子很多,所以才有这样的奖学金设置嘛!能这么快乐地进行课外班的学习,而且是学校组织的,不需要耽搁路上的时间,真的很值啊!如果没有冲突,暑假给他报个科学探索的夏令营,他喜欢,也是对理化、集体生活等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