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新八大景观

标签:
佛学 |
分类: 【人文历史】 |
http://s3/mw690/001oMebezy6SBuRiAwia2&690
一、兖州美景之《泗水流芳》
兖州历史悠久,人文自然景观荟萃,给大家分享下现在不得不来的兖州新八大景观。
其中的“泗水流芳”描绘的就是兖州境内的一条大河---泗河。泗河历史悠久,是古代东夷族聚居之地,也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水量大,流程长,可说是兖州的母亲河。兖州兴隆文化园(大兴隆寺景区)东区就坐落于泗河之滨。
二、兖州美景之《兖州兴隆文化园》
兖州兴隆文化园(大兴隆寺景区)是以佛教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兴隆塔为依托,以兴隆塔地宫出土的珍贵佛教圣物为蓝本,按照“一园三区”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集礼佛、演艺和禅修于一体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佛文化主题景区。
http://s10/mw690/001oMebezy6SBvoXPe139&690
其中,西区为礼佛祈福区,东区为体验演艺区,南区为禅修休闲区。三个区以“见、悟、修”为主线,不同的功能定位,使其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目标是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托泰安、曲阜,打造中国“儒、释、道”经典文化旅游线路,即泰山问道—曲阜拜孔—兖州礼佛,形成山东省新的黄金旅游圈。
西区位于老城区兴隆塔片区,占地339亩,主要建筑包括灵光宝殿、静心园、观音园、兴隆寺等,建成后将成为贯穿佛教文化理念的公共建筑群和闹市中的清凉地。
http://s14/mw690/001oMebezy6SBvmVjVX4d&690
东区位于泗河之滨,规划总占地面积1050亩,主要功能是体验和演艺,穿插生态、水景、园林、建筑和文化景观五大元素,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鼓楼、清凉步道、四大菩萨殿、体验楼、合十塔和演艺区等。东区建成后将是国内首个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室内大型互动园区。
http://s16/mw690/001oMebezy6SBviAYJF5f&690
南区位于兴隆庄采煤塌陷地水面,利用塌陷地实施生态治理开发,融入佛教理念建设艺术村、度假村,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外独具特色的湿地禅修体验中心。他们的微信做的很好,信息量很大,名字就就叫“兖州兴隆文化园景区”,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
三、兖州美景之《金口秋波》
http://s11/mw690/001oMebezy6SBvgv6dAca&690
兖州历史悠久,人文自然景观荟萃,古时就有“兖州八景”之说。“兖州八景”分别是“泗水流芳”、“玉河烟柳”、“龙山环照”、“金口秋波”、“舞雩春风”、“南楼夕月”、“石佛灵泉”、“兴隆塔影”。
http://s11/mw690/001oMebezy6SBveE2FQ2a&690
其中的“金口秋波”描绘的就是兖州的金口坝。金口坝位于兖州城东泗河上,是著名的水利工程设施。如一条巨龙横卧于碧波,挡住泗河水使之西流,灌溉农田。坝体全以巨石砌成,两石之间以铁扣连接,金口(扣)之名由此而来。
金口坝之始建可以上溯到北魏,在坝附近河道中出土的守桥石人铭文中,有延昌三年(514)兖州刺史元匡修坝和疏浚河道的记载。此后历代都曾重修,尤其是元代以后,由于引泗济运,金口坝更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
该坝不仅是水利设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还是泗河上的重要桥梁,有其重要的战略价值。据考证,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居所距坝不远,他和杜甫赋诗相别“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中的“石门”,就是金口坝。
金口坝一带人文底蕴丰厚,自然景色优美,“金口秋波”是古代兖州八景之一。近年国家已拨款对坝进行了维修加固,并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兖州美景之《兴隆塔影》
http://s7/mw690/001oMebezy6SBvS3Uay16&690
兖州历史悠久,人文自然景观荟萃,古时就有“兖州八景”之说。
其中的“兴隆塔影”描绘的就是兖州兴隆塔。兴隆塔,位于兖州城内东北隅,兖州兴隆文化园西区内。塔高54米,十三层,为八角楼阁式砖塔。沿着塔内梯级可以攀登到第七层的平台上,抚石栏远眺,兖州城风物尽收眼底。
五、兖州美景之《龙山环照》
http://s10/mw690/001oMebezy6SBv7XD17d9&690
兖州历史悠久,人文自然景观荟萃,古时就有“兖州八景”之说。“兖州八景”分别是“泗水流芳”、“玉河烟柳”、“龙山环照”、“金口秋波”、“舞雩春风”、“南楼夕月”、“石佛灵泉”、“兴隆塔影”。
关于“龙山环照”里的龙山到底在哪里,还存在一些争议。由于兖州地处平原,除城西嵫山外,本没有山。八景中的龙山到底何指,这里有两种解释:
一是指东南方向今邹城境内的九龙山。滋阳明清为府城,九龙山亦在兖州府辖境内;牛运震赋中有“凫峄之派支未断,龙山之绵亘无垠”的话;仲宏道诗中有“龟凫多有飞来意”句,皆将龙山与峄山、凫山对举。
二是指兖州城南泗河以北一条土岗。这个土岗从西向东逶迤连绵,其最高处在今九仙桥路南段以东一带,高于地面约五六米。大概到“文革”前后,才因取土烧砖而渐渐挖平。据说以前这个古岗上树木很多,四十年代末国民党守城时才砍伐净尽。这里又邻近泗河,朱当沔诗中的“归云岭拥树,旅雁下沙滩”,所写景色似非这里莫属。
兖州人喜欢称土岗为山,大概是因为本境无山的缘故。例如城北今石马村附近有一土岗被称为甑山,见《滋阳县乡土志》;那么称城南土岗为龙山也是可能的。清人张庭瑜有《韦园》诗,最后一句是“南望龙山白云深”,说明龙山在韦园之南;八景图所绘此景为一座城门,城下一座炮台,城外坡陀上树木森森,应该是清代兖州南门外的景象。傍晚时分站在南门城楼上,晚霞把环绕城池的远山近树都染成一片金黄,这就是龙山环照的由来。
六、兖州美景之《舞雩春风》
http://s10/mw690/001oMebezy6SBv6dBoZf9&690
其中的“舞雩春风”描绘的是兖州的颜渊古庙。在今兖州中御桥南路西、正对六中大门,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据说就是复圣颜回故居所在的陋巷。这里原来有过一座石坊,上镌“陋巷”二字。六中原为文庙小学,文庙的前身是颜庙。
http://s2/mw690/001oMebezy6SBv3X9oRe1&690
颜回(前521~前481年)曹姓,颜氏,字子渊,名回。汉族,春秋末鲁国都城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享年39岁。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统冶者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唐朝赠封颜回为兖公,明嘉靖九年尊为复圣颜子。
县志记载,明永乐年间,朝廷派礼部员外郎饶晞专程到兖州祭祀颜子,“表其里居”,在这里立了御制祭文碑。明代鲁王府宗室镇国将军朱当沔作过《颜渊古庙》诗:“复圣当年志,安贫陋巷居。名高诸子德,胸富五车书。庙貌今仍在,箪瓢乐有馀。缅思真好学,瞻拜一踌躇。”
今兖州城西颜店镇颜家村等村庄,颜姓居民十分集中,他们都是颜回后裔。据碑刻记载,是唐代以后从兖州迁去的。那里曾有过规模宏大的家庙和祖林,至今家庙仍存大殿三间,最近已被修葺一新,并公布为重点文保单位。
七、兖州美景之《兖州兴隆大桥》
http://s9/mw690/001oMebezy6SBv0EP7qb8&690
兖州兴隆大桥与泗河大桥(南大桥)交叠,形成水桥一色的景况,可见摄影师的巧妙构思,这组作品出自兖州老年大学李玉奇老师之手,记录兖州变迁成长。
八、兖州美景之《青莲阁》
青莲阁位于兖州城东金口坝之北的泗河西岸。是为纪念李白而建的一幢阁楼,两层三间,砖木结构,初建无可考。明代嘉靖年间知县李知茂重修,后倾圮。清道光年间邑令冯云鵷重建,阁内奉祀李白及其儿女。
1994年8月,《李白在山东》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兖州召开,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詹锳,副会长郁贤皓、裴斐、罗宗强和中外学者60余人一同登临此阁,凭吊诗仙。
http://s5/mw690/001oMebezy6SBuYvPko0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