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 |
分类: 授课讲义 |
本量利分析
一、请解释下列公式的经济涵义:
Y=a+bx
二、课堂习题:
[一]TECKWHIZ是MARKDATA计算机公司生产的一种产品。以下是其相关数据:
直接人工成本 = $233
要求:
1、单位边际贡献是多少?
2、保本点的销售额和销售量各为多少?
3、如果企业计划将固定成本增加5%(以改善产品质量及外观),且希望税前利润达到$200 000,销售量应为多少?
4、如果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2%,要获得$150 000的税后利润,其销售量应为多少?
解:
1、单位边际贡献 = $5 595 – $899 – $233 = $4 463
2、保本点销售量 = $2 352 000 / $4 463 = 527件
3、销售量 = [$2 352 000 X (1+5%) + $200 000] / $4 463 = 599件
4、销售量 = [$2 352 000 + $150 000/(1 – 22%)] / $4 463 = 570件
[二]自制还是外购,两种设备
年度固定成本
要求:
1、计算使每台设备总成本等于外购成本时所需生产的开关数量。
2、如果每年生产200 000个开关,最有利的方案是哪个?
3、使两台设备总成本相等的产量水平是多少?
解:
1、若购买设备X,则
2、X方案总成本 = 135 000 + 0.65 X 200 000 = 135 000 + 130 000 = 265 000
3、设产量为Q,则
[三]自制还是外购
解:
[四]某厂在加工齿轮时可用普通铣床、万能铣床或数控铣床进行加工。有关资料如下:
根据上列资料作出在何种情况下选择何种铣床较优的决策分析。
三、复习题
[一]某企业生产甲零件,每月需用10 000只,每只变动成本25元,应负担固定成本共50 000元。请做出在以下不同情况下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1、外购每只27元,固定成本可避免10 000元。
2、外购每只30元,节约的生产能力可用来增产单位变动成本为24元的乙零件5 000只。
3、甲零件每月需要量增至20 000只,若自己生产需增添设备,由此增加固定成本35 000元;而外购10 000只以上每只只需26元。
[二]某企业生产产品需用一种零件,如采用通用设备加工,则加工该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70元,每年的机器设备折旧费等固定费用要发生16 000元。如采用专用自动化设备加工,则加工该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但每年的机器设备折旧费等固定费用要达到30 000元。请计算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三]企业生产甲产品,在完成第一阶段生产后,半成品即可对外销售,销售单价为1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5元。如果加工成产成品,售价为145元,但要追加变动成本10元,专属固定成本总额5 000元。如果生产1 000单位,试分析是否应继续加工成产成品。
[四]假定有甲、乙、丙、丁四个工厂,每个工厂都只产销一种产品,它们在过去一年中有关生产、销售等的数据,分别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贡献毛益与成本习性的关系,通过计算将表中各厂有关的未知数字填列表中,并列出计算过程。
[五] 假定有甲、乙、丙、丁四个工厂,每个工厂产销品都在一种以上,它们在过去一年中有关生产和销售等的数据分别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贡献毛益与成本习性的关系,通过计算将表中各厂有关的未知数字填列表中,并列出计算过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