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照里的美景--福建田螺坑土楼群
| 分类: 走遍中国 |

田螺坑土楼群名扬天下,与一个美丽的“误会”有关。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卫星照片发现,中国福建西南部60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许多不明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与核装置极为相似,很可能是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核基地。里根总统为之一惊。1985年12月18日,美国中央情报局谍报人员贝克和他有中国血统的夫人苏蔓珠,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中国,要求到漳州市南靖县摄影采风。当汽车来到田螺坑时,只见公路下排列着五座大型土楼,贝克眼睛一亮,问道:“这是什么?”司机告诉他:“这是土楼民居”。望着这一座座高大、坚固,如城堡般巍峨屹立的土楼,贝克惊呆了,一下车就迫不及待地拍个不停。回国后,贝克向里根总统做了专题报告,里根看完报告,苦笑着摇摇头,然后将报告慢慢点燃。美国情报部门虚惊一场,福建土楼却因此名扬天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闻讯派员考察,认为这种结构独特、气势磅礴的福建土楼是世界建筑史的奇迹。田螺坑土楼群的夜景。图片来自网络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靖县西部田螺坑村。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半山坡上,距南靖县城60公里,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均保存完好。住户均为黄氏族人。
福建土楼景区大门很气派。但总觉得与土楼的风格不协调。
景区大门距土楼群甚远、有几十公里山路,且山路崎岖,必须坐景区内区间车,才可到达。
坐景区内区间车可直达田螺坑覌景台。
田螺坑土楼群依山势错落布局。当地人戏称"四菜一汤"。景区内有广告牌,上写“四菜一汤,天下无双”!
土楼群建造的年代分别是:“步云楼”始建于1796年,“和昌楼”始建于1853年,“振昌楼”始建于1930年,瑞云楼始建于1936年,“文昌楼”始建于1966年。
1936年“步云楼、和昌楼”同时被土匪烧毁,1953年重新修建。
在观景台拍摄完后,可随着山势蜿蜒而下到土楼跟前覌看。
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圆楼时而在前时而退后,方楼时而隐蔽时而暴露。下到村边,只能看到的是右上角的圆楼。
这座圆型的土楼是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年间,在田螺坑土楼群中是第二个建成的土楼,位于方型步云楼的右上边。1936年被土匪烧毁,1953年重新修建。
圆型和昌楼内部景覌,
圆型和昌楼内部景覌,楼上住人、楼下营业,为游客服务。
从低处看圆型和昌楼外观。
向下走是方型步云楼,
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1936年被土匪烧毁,1953年按原型重新修建,是田螺坑第一座土楼。
方型步云楼内部景覌
方型步云楼外部景覌。
楼与楼之间有鹅卵石路相连,能晾晒食物、停车等。
圆形振昌楼大门 ,建于1930年,位于步云楼西侧。
振昌楼外覌 ,土楼的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有超凡的抗震能力,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皆安然无恙。
圆形振昌楼内部景覌
圆形振昌楼内部景覌,建成己80多年,現仍有人居住。
椭圆形楼,文昌楼外覌 ,20世纪60年代后,传统的土楼已基本停建。
椭圆形楼,文昌楼内部景覌
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
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远处看,五座土楼有高有低,并不在一个平面上。
田螺坑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