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快乐人生
快乐人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513
  • 关注人气:3,3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杀虎口 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2015-12-31 09:13:39)
标签:

杀虎口

走西口

徐德涌

图片

旅游

分类: 走遍中国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交接处,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杀虎口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杀虎口是明代抵御外来侵略的防御重地,又是清代晋陕商人西出通商的主要口岸和通道。因其位于长城的另一个通道口――张家口的西面,故称西口。 2007年,“杀虎口”得到修缮,恢复了昔日古韵雄姿。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杀虎口”明代原名叫“杀胡口”,清军入主中原后,为了缓解民族矛盾,主张满汉一家,才将“杀胡口”改为“杀虎口。图为“杀虎口”博物馆前的康熙大帝塑像。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两千年来“杀虎口”战火绵延不断,特别是在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先后多次被蒙古军队攻下来。清朝以后,这里成了“走西口”的必经之路。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杀虎口作为中原与北方境外通商的必经之路,山西商人的脚步,从这里出发,催生了“西口文化”。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杀虎口也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清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杀虎堡城门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现存的杀虎堡呈长方行,是由北、中、南三个堡子连成一体的。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重修后的杀虎堡老街。最初建筑的仅为北边的一堡,为军民人等居住。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后来随着双边关系的缓和,往来人员的增加,贸易量的扩大,明政府将北堡腾出来,专门给北人居住,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又在其南边新筑了中堡和南堡,南堡专为汉人居住,中堡为日常贸易的场所。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晋蒙之地唇齿相依,造就了杀虎口这条通向草原大漠的天然通道。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堡内己成农田。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兰天白云是这里的常态。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杀虎堡老城墙。不少人家在城墙上挖洞建窑、建房,现己无人居住。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杀虎堡内居民少,他们还沿续着传统的农耕生活。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走西口必经之广义桥。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走西口之古道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以下是杀虎口博物馆重现杀虎口昔日繁华情景。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杀虎堡内街景。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杀虎口通关时的繁荣景象。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当地人的生活情景。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昭君出塞从这里出关。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山西】杀虎口 <wbr>重现昔日古韵雄姿(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