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四川】朝山会:与“蜀山皇后”四姑娘山的初次邂逅

标签:
转载 |
四姑娘山,是距离中心城市(省会成都)最近的一座长年积雪的圣山,公路全程仅245公里。四姑娘山与飞熊的家乡中间只隔了两个著名的地方,一个是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另一个就是汶川地震的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数步之遥的地方,飞熊虽然走遍四大洲,却一直还没有去过,有时候造化就是这样弄人……所以当接到电话,说有机会去四姑娘山参加2015年朝山会时,飞熊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四姑娘山属于邛崃山脉中段,由四座连绵不断的山峰组成,其海拔高度分别为6250M、5355M、5279M、5038M。四座山峰长年冰雪覆盖,犹如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四位少女,其中最高最美的雪峰就是幺妹峰。四姑娘山被誉为“蜀山皇后”,与“蜀山之王”,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遥遥相望。
去四姑娘山只有陆路可走,一般出发点是成都。成都,你懂的,著名的休闲旅游城市,也是前往青藏高原最好的出发点之一。一般认为,成都的生活都是上图这样子的,悠闲而自我的生活无需过多解释。成都还是主打三国文化的都市。围绕着武侯祠展开的各种三国风情旅游项目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说到麻烦鲜香的成都小吃,都是这个样子的,很少有人能够抗拒。
二、在路上
好啦,话不多说,车队已集结好,飞熊一行向着四姑娘山出发啦。
从成都出发,首先经成灌高速到都江堰,然后再走一段都汶高速,在汶川映秀镇下。
然后进入比较奇葩的省道。行在这一段,还能看到7年前大地震的遗迹:到处都是山体滑坡,上面的植被还没有恢复。碎石、鹅卵石、烂泥到处都是。虽然路早就抢修通车,但一旦下大暴雨还是会严重影响交通。
不过,路不好走,既是坏事也是好事,现在的游客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而高速已在修建过程中,据说还有数月即将开通,到时候成都到四姑娘山只需3个小时,成都人早上睡了懒觉起来,打个的去四姑娘山喂喂老鹰,晚上回成都还赶得上打夜麻将。所以,这高速开通后可能带来的滚滚人流叫人难以估量……是不是应该考虑在这之前就先去四姑娘山看看呢?
走过汶川路段进入卧龙后,地震破坏的情况就轻了很多。
从三圣沟开始一直往山上爬,经过巴朗山熊猫王国之巅。随着海拔的升高,风景也渐渐地好了起来。
据说在汶川地震之前,成都到四姑娘山的路都是这样子的,非常好走。
从上而下俯视蓝天白云掩映着的高山峡谷,是不是有一种人在天上飞的感觉。
美景都是转瞬即逝的。那些迷人的光线也好,云也好,都不会在原地等你。所以这一路上看到了让你心动的景色,别忘了高声用四川话喊一声:“师傅,刹一脚!”
过了巴朗山垭口(垭口,即山峰与山峰的肩部相连的位置,海拔相对较低,公路一般选择这个位置翻越山脉),就到了小金县,海拔4480多米。
一般来讲要拍到这样的云,需要在清晨,从四姑娘山返回成都的路上,因为这个时候太阳刚刚升起,积聚在山坡上的云还没有被阳光驱散。
三、锅庄坪
按目前的路况,大约5、6个小时可以从成都到达四姑娘山的脚下:四川阿坝小金县日隆镇(OMG,2013年已改名为“四姑娘山镇”了)。
阿坝是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藏族人占52%,是主要的嘉绒藏族的聚集地之一。嘉绒藏族是藏民族的一个古老支系。他们世代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由于地理环境封闭、交通闭塞和经济相对滞后,传统文化形态保存较为完整。他们的衣、食、住、行、礼仪、婚娶、丧葬等都保存着千百年沿袭下来的民俗民风。
一年一度的四姑娘山朝山会就在四姑娘山镇举行。“朝山会”是四姑娘山特有的一个名称,相传在农历五月初四这一天,是四姑娘化作山峰的日子,因此每年的这天村民都要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酥油、青稞咂酒、糍粑等食物,来到四姑娘山的天然祭坛-锅庄坪,祭祀四姑娘山山神。
从日隆镇到锅庄坪需要走一段山路。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登山是需要一定的体力的。不过当地的居民都穿上盛装,兴致很高往锅庄坪而去。
在路上,飞熊还碰到了当地老乡,她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绣的传人。她身上的各种饰物大都是从母辈或是婆婆辈传下来的,价值连城却不愿轻易变卖。而藏绣源于公元9世纪,与唐卡和堆绣并称为藏传佛教三大艺术。
大约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飞熊爬到了较为开阔的山脊上,发现四姑娘山镇在大山中显得是多么小巧。
时值公历六月,山上的野花都开了。
不少当地的居民都比飞熊先到了。爬山几小时正好有点小累,于是在这如画的山坡上好好休息一番。
有的民众是牵马儿上来的,在六月新生的草地上悠闲地吃草。
如果脚力不行的游客,可以在镇上选骑当地居民的马上山。由于不是正式的旅游服务项目,所以价格反而很平易近人。飞熊吭吃吭吃地爬了两个小时的山路,骑马上来只收80元。
这里就是锅庄坪了。是比较平坦、开阔的一带。在这微微起伏的山坡上,草木丰盛,野花绚烂。远远地,有猎猎经藩围绕着白色佛塔。
正所谓转山转水转佛塔。
这里承载了当地民众的愿望和寄托。
人的一生,可以以迥然不同的方式渡过。我们各自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生活方式,但不能因为自己过得舒服了点,就自以为有资格去评价别人的选择。
就正如这佛塔之下,其实原本没有路。走向哪个地方,其实是内心所指的方向。
四、朝山会
朝山会开始了。
盛装的村民结队入场,他们背上青稞酒、牛羊肉、烧馍馍,到朝山坪朝拜四姑娘山。
成百的喇嘛也会齐聚在此,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带领打坐、诵经。诵完经,喇嘛们便吹着莽筒、敲锣打鼓围着朝山坪转上一圈,他们的身后还跟着虔诚的藏民及满天飘洒的“龙达”。他们都有着同一个心愿,祈求四姑娘山神赐予安静祥和、五谷丰登的好生活。
这一身打扮,是登春的出征舞表演。嘉绒藏族是能征善武的民族,参予过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战斗,如准格尔之战等。
出征舞主要表演出征时母亲送儿子,妻子送战丈夫的故事。
在小金,飞熊感觉他们都是老乡:和蔼可亲,易于沟通。面对相机也很大方。
此刻藏民们围成一圈,跳起了锅庄舞。
小金地区所跳的锅庄属于习俗独特的嘉绒藏族支系,本地人习惯称作为“马尔藏族”,这支藏族的锅庄被称做“马尔锅庄”。
马尔锅庄的表演分三部分;入场式:表演之前,场中置一坛青稞酒,男女按班辈、年龄而依次站立,人数众多,排在最前面的是伴奏表演队,海螺吹奏手走在最前;再是莽筒吹奏组合,其后是撒拉子吹奏手;紧跟着是、鼓手、钹手,男、女各成一队牵手紧跟在表演队后面,在歌声和乐器声中全部人员缓缓进入场地。
开坛仪式:由一位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作开坛致词,再通过开坛的祭天、祭地、祭鬼神,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畜群发展、财源广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接下来是锅庄表演:领舞者手执串铃,先歌后舞,不同年龄、身份的领舞者所跳的舞姿不同、唱腔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马尔锅庄来自于生活,反映了嘉绒藏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展示了犁地、下种、收割、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牧羊、酿青稞酒、打酥油茶等劳动场面。
最后,马尔锅庄在以表现吉祥如意的舞蹈的高潮中结束。
当地妇女的特色服装被称作别斯满服饰。
别斯满服饰在颜色对比、金银线运用上颇具特点。在服饰的色泽和制作等方面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地艺术家上台,带来了具有浓郁嘉绒藏族风情的文艺节目。在高原上长大的男男女女,个个都能歌善舞,从内地来的朋友这样唱跳多半会因为缺氧而昏过去。
如此美妙的瞬间,必须立刻拍下来!
文艺晚会喜庆祥和的气氛中结束。愿好运随着满天飞舞的龙达,一直围绕在四姑娘山这个隽永秀美的地方。
TIPS:
1. 因为映秀到卧龙段的路况不好,6-8月是雨季,所以出发前建议提前向成都茶店子客运中心了解是否有前往四姑娘山的大巴。天气好时也可选择包车前往。另外,可选择从夹金山绕行,全程367公里,但好走很多。
2. 四姑娘山镇当地海拔在3200米左右。一般的人只会有轻微的高原反应。但是,从卧龙前往四姑娘山的过程中,会翻越4480米的巴朗山垭口。
3. 四姑娘山的最佳旅游季节从6月-10月。
4. 四姑娘山镇上有多家客栈和饭馆,川菜口味。
5. 当地的水果很好吃。特产主要是山珍,如松茸、虫草、木耳及其它菌类等。
(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