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去过藏区的不少地方,所到之处皆能看到在兰天白云下飞扬的五彩经幡!在藏区的寺庙、山顶,山口,江畔河边,村落道旁等被认为有灵气的地方,随处可见挂起的五彩经幡,飞扬的经幡成了藏区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五彩经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风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风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在浪卡子县我们还亲眼目睹并拍摄了藏民悬挂经幡的全过程。悬挂经幡是千百年来流传于藏民族地区的一种宗教习俗,有着自身修行、利益众生的功德。上苍诸佛保护一切制造和悬挂经幡的人们,哪里有经幡,哪里就有善良吉祥。
图边湖泊边的五彩经幡。经幡就其外在形式来讲,我们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种:
一种是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蓝白红绿黄五色方块布一块紧接一块地缝在长绳上,悬挂在两个山头之间,这种经幡常见于人烟稀少的高山上。
第二种经幡是一条三五米长的狭长布条,其颜色是单一的,或白或红。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布条的一侧缝接在一根粗长的经杆上,插立在庭院前,这种经幡多半见于工布林区地带。
第三种经幡是五块蓝白红绿黄色的星火无字幡条和一块单色镶边的主幡方块布,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这些幡条布分别系挂在柳树枝杆上,成为经幡。这种经幡在古城拉萨的民居楼顶上随处可见。
经幡的各种颜色是固定的,不能随便创新。其次每块颜色的排列顺序是严格规定的,不能有任何差错。
经幡的意义很明确,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

经杆上端的枝条上有繁茂的星火条,它是由五种颜色不同的小幡条构成一组。一般一个经幡上,根据枝条多少来确定有两组至三组星火条。
五块幡条的颜色排列及它们所象征的意义是这样的。最顶端为蓝色幡条,它象征蓝天

蓝色幡条下面是白色幡条,象征白云;
白色幡条下面是红色幡条,象征火焰;

红色幡条下面是绿色幡条在征绿水;

最下面的幡条是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

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正是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因此,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颠倒一样,这五种颜色也不容错位。
以下是在西藏浪卡子县拍摄到的藏民悬挂经幡的实况

准备悬挂的经幡

两家藏民全家出动到山口挂经幡。

该处己挂了很多经幡。

先把经幡放开,看长短是否合适。

两个家庭准备各挂一条五彩经幡。

女主人在经幡上系上哈达。

在经幡一头要系上绳子。

家中的小伙子率先爬上山坡挂经幡。

另一家的姑娘也爬上山坡向上拉经幡。

姑娘拉的有点吃力,

两个男主人公上前帮忙。

终于挂好了经幡,所有的人都上到山坡上观看。
以下是藏区内各式各样的五彩经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