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自闭症 -(有感尹建莉和自闭症家长们的争论)
(2012-04-19 19:37:11)
标签:
尹建莉台湾自闭症边缘状态海洋天堂杂谈 |
自闭症的圈子中,最近比较出名的就是这件了(上一篇转载的文章)。
作家尹建莉在"国际自闭日"时“大嘴巴”了一下,愤怒的家长中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回击的也是相当有水平。
当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标贴化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分类。分类的好处,是可以对每个细节,进行仔细分析。
但分类的本身,却也是一种约束,容易局限对整个事件的理解。而在这个时候,开放性的态度就是至关重要的。
AS在国外,社会的接受度远远比国内要高。
为什么?大家都是用一个相对开放的方式, 知道这是一个问题,
需要重视,但也没那么紧张。(当然,不是说AS在国外就没问题)》
谁对谁错,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现在的人表述观点的时候,
为啥总会引起争吵,特别是这些所谓的敏感话题?这是不是一种社会自闭症?表露出来的是我们教育上或者人性上的先天不足?
我有一个侄子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另外的一个侄子在中国接受的教育。
二个人同岁,但是表现相差很大,在美国的侄子,可以跟大人们讨论问题, 主动的帮我们做家务。
而在国内的侄子,基本就是面向电脑,或者不停的做作业。
昨天跟一位在德国工作的台湾客人讨论了一下台湾的教育和欧洲的教育区别。
台湾客人说,台湾的孩子教育压力很大,太多东西要记了,(这点跟中国是一样的)。而在欧洲,老师还是比较倾向让孩子们自己找资料,注意人跟人的沟通(跟美国差不多)。
我们二人总结了一下,
亚洲的教育(不单独是中国,包括台湾等地区和国家),是输入式的,也就是强调记忆,强调所谓的知识的输入,是孤立的。
而西方的教育,却是互动的,讲究的是一种“
PRESENTATION",强调的是表达,强调知识输入的方式,是开放的。
不同的教育模式,造就了不同的思维定势。
回到自闭症。
自闭症,严重的那种,其实不用说了,所有的人都知道不正常(如李连杰演的《海洋天堂》)。但问题是,自闭症是一个谱系,是按照西方的科学搞出来的。
有很多在边缘状态的,现在都被归在了自闭症里面。 科学吗?按照定义,确实是非常科学的。 我完全同意这些东西的定义和划分。
那么多博士,医生,都是智商超过140的朋友们,研究了几十年,非常的准确,无懈可击(在西方的体系中)。
而尹建莉根据她的直觉(中国式的直觉),否定这个,否定那个,后来引起众怒了(当然也有一些叫好的,
很典型的网络现象)。我看了她的文章,发现她文章中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其实是没有错的(但用的例证,却大多是错误的,因为她用的也都是西方的“科学”证据,可惜科学程度还不够),
我的理解是她想说的是:”尽可能的不要把一些边缘状态的自闭症“标贴化”。
这确实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很关键。对此类高功能自闭症患者来说,最缺的就是自信心。而丧失自信是从周边环境开始的,先是从自己父母开始,然后是学校和社会。
自闭症家长很可怜,因为最早丧失自信的不是孩子,是家长。 用“自我牺牲”都不足以说明家长的牺牲,
可以用“自我放逐”,为了孩子,
很多家庭几乎牺牲了大多的正常生活。家长们的心理是脆弱的。这种牺牲,不是外人可以理解的。
然而,问题出在中西方的社会和文化上的差异性。
自闭症按照西方科学的划分,可以划的非常非常细。但是西方文化的开放性,是可以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
然而按照中国的文化,划的那么细,是有问题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任何的事情,穷极下去,只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在我们相对孤立的文化中,
越多的事情,往往意味着更多的麻烦。 中国人的智慧, 就是发现糊涂比清楚要好。
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细节一开始就是整体的部分。(而西方是先划了细节,然后把它们系统的连起来)。
然而我们目前的模式,却很容易孤立来看待问题。
所以什么说法都有,吃药的,动手术的。。。千奇百怪。
是病,就按照治病方式来做吧。(但却不知道,人家在英文中,只是说DISORDER,却从来没说过DISEASE).
国内目前的环境,对待AS此类的高功能自闭,确实有些过激反应,如此过激,有时还不如不承认。
(不承认不代表没有问题)。记的有位博友“二个AS男人”,曾经说,不想再谈AS的事情。
我很能理解,能对付这个麻烦了,其实也就不再是个问题。大家调整的好,完全可以跟AS共存, 而不用太敏感。
如果真要讨论什么自闭症, 其实只需要做到二点就可以了。
第一,要有信心, 是给孩子的( 不要恐慌)。
第二,方法论,开放式的态度(努力)。
当然还有一个基础,对家长来说,是爱心。 (对那些外人来说,需要的是善意)。
这也是治疗我们这个社会自闭症的药方。
PS:这边谈到的中西教育对比,是一种倾向,侧重点。 当然中国文化中也有开放的地方,西方文化也有孤立的地方。 这些侧重点,形成的原因很复杂的, 跟地域,历史都有很大的关系。 各有其优点, 如要娓娓道来,其实可以写一本书。 中西的比较文化, 是一个大题目了。
前一篇:[转载]关于“孤独症”这件事
后一篇:“全民皆病”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