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
(2009-12-14 10:06:57)
标签:
就业赌场命运农民工本科生杂谈 |
上海女研究生自杀,据说之前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表示了深深的怀疑。
从大局上看,这些年的教育改革对社会还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50年代,“高小”就是知识分子了,而“中专生”就是国家干部编制了。 在60年代,最高学历也就是“本科”。不要说80年代,即便是90年代,工厂招的农民工有很多不认识字,拿工资的时候只能按个手印。
而现在与新一代的农民工(80后)打交道后发现,
90年代初, 我的英语不错,就成功的进入了外贸行业。 而在00后,即便你会两国语言,也不见得在外贸行业能做的好。 而在80年代,你不会英语,也能在外贸行业混的不错,甚至可以成为行业的领军人。
公司新来了一个本科生, 说现在的大学生毕业都是先考公务员, 不行就考教师资格证,只有在不能当公务员或老师后,才会跑招聘会。毛毛原先的家教,最近也不来了,据说也是满大街的跑学校,找工作,这还是师范学院正规的本科生, 想找一份小学老师的工作也挺困难的。
好的岗位据说是100个人抢1个。 我想,这跟我们当时“千军万马”抢一个大学名额其实也没区别。
无非原先让大家在17-18岁时候抢的名额,拖到23-24岁罢了。
知识如果不用,也就不是什么知识了, 只是大脑中的一些神经单元罢了。 知识要用,就面临了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是否是有用的知识。 (这主要是学校的问题,如商业课程,很多是没用的)。第二, 是否给你用? (有些人脾气恶劣, 领导根本就不给机会)。
有些在学校成绩好的同学,踏上社会岗位后一直不如人意的关键问题就是不明白,命运有时如同赌场,知识最多是让你进入赌场的一种敲门砖,如上二个问题解决,也就只由入场资格。 而在赌局中实力,技巧,运气都很重要的,当然最基础的还是能”输的起”。
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知识可以决定你能入何种赌场,但其实这样应该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