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的判断区别
(2009-05-15 07:26:27)
标签:
育儿双方父母婚礼太太毛毛教育 |
最近想为毛毛找家教,如可能,希望是那种长期的家庭老师。根据教授说法,毛毛的学习比他的社交好抓很多。所以建议对毛毛应该在德,智,体上面多花功夫。
昨天面试了一位年轻老师,感觉都很不错,对方也同意过来教。但回去后却又不愿意了,原因是妈妈不同意。这真的是挺奇怪的。如此简单的事情还要妈妈同意,如遇到婚姻大事,岂不还要麻烦。
跟太太开玩笑说:“幸亏我们结婚时候,你是一个叛逆少女,否则在你们家的反复审核之下,当时我作为无钱,无房,无工作,的一个“三无”青年,在正统家庭被“毙”掉的可能性很高的。”
我与太太当时结婚时候,与家里人打了一个招呼,就登记了。双方父母直到办婚宴的那天才见面的。
结婚当天,有朋友问我太太:“你们的婚房呢?”
当时我们刚开始创业,在街道租了一幢“煤饼厂”的厂址(400多平方),下面办公,上面住人。 于是她说,“就在这呀”。
那朋友又问:‘彩礼呢?”太太回答:“双方父母还没见过面呢,没彩礼。”(事后也没有)。
当时那朋友惊讶说道:“你们也太不讲究了吧”。
其实不讲究的还在后面,在举行婚礼前一小时,我还穿着短裤衩,晒着太阳与朋友聊天。当时有朋友说:“该放鞭炮了吧”。
我回答:“没买,我们这就去酒店吧,反正大家都认为我们肯定放过了,就不多次一举了“。
当然这些行为也是有代价的,在婚礼上,我们双方父母与“客人”无异。结束后,有关的买单,安排亲友住宿等事情都是我太太做的(我喝醉了)。当时太太在付款时候还穿着婚礼上的礼服。有一陌生人对收银台的人说:“你们的迎宾挺漂亮的嘛”
收银台的人说:‘那是新娘子呀“。那人张大嘴说:“不会吧,从来就没看到新娘在婚礼后买单的”。
我的伴郎,同学,住加拿大。还说:“你们这婚礼还是麻烦了,我要办一个还简单的婚礼”。然而轮到他结婚时候,却还是比我的麻烦(女方家长不同意)。我们这场在2002年的简单婚礼,基本成为在我们亲朋好友圈中最特殊的一次(后无来者)。
有一点,是家长不轻易承认的。随着时间流逝,很多价值判断标准在改变(除基本道德等外)。年轻人是有他们自己的天空。尽管开初似乎是非主流,但最后往往会变成主流。家长很难为孩子始终拿主意的,因为孩子在成年后,对未来的判断,其实比家长更为准确。
对我们家长而言,何时准备放手,是教育孩子最后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