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否准备好?

(2009-04-06 16:34:12)
标签:

育儿

分类: 家庭
其实我们大家在成为“某个人”之前,通常对将要扮演的角色比较模糊。 

如成为“儿子”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很清楚儿子应该做什么。成为“丈夫”,也没那么搞的清楚。 最后当“父亲”时候,也一直没进入状态。同时刚当“领导”的时候,该拍板的时候优柔寡断,也没个领导样子。

很多年后,才觉得自己做的是那么的不够。有些事情觉悟的早了,还可以补救。而有些事情觉悟的晚了,补救起来很麻烦的。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与毛毛在一起。越是接触的多,越是觉得在过去的五年中,自己没有在教育上面下过功夫。“子不教,父之过”,“教子”是个大学问。有时觉得像毛毛这种边缘状态的自闭,在古代应该不是太大问题。古人说的“大智若愚”,可能指的就是毛毛这种“AS'孩子。如古人的私塾就是现在的“超小班”了,不到10个学生。古人的读经,就有很多的“ABA"在里面,不求甚解,对毛毛这种孩子是很有帮助的(机械记忆通常都不错)。古人的大家庭,比较注重礼节(如弟子规),对AS孩子增加社会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古人对“角色”问题似乎也挺看中的,“子不教,父之过”。大家对教育可能一开始就比较看中的。

尝试干涉毛毛三个月后,毛毛的进步非常大。现在毛毛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反复提醒就可以完成了。有些知识,只要跟他说一遍,他就记住了。而且最近与毛毛讲新故事,他也基本可以对答如流的,关系搞的很清楚。目前唯一问题似乎就在感统上,并且比较容易有挫折感。

有时想,如一开始认清自己角色,对孩子就比较上心的话,可能都不会有目前这些事情了。

PS:主要是对毛毛这类程度轻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溜冰与秋千
后一篇:毛毛语录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