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人对食物的“残忍”由来

(2009-03-14 07:23:47)
标签:

活鱼

农业国

菜肴

食物

狗肉

新加坡

杂谈

年轻时,碰到老外们,还乐此不疲的跟他们介绍我们的民族性。但年纪越大,这方面的话题,却说的越少。因为随着自己了解与理解问题的深入,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解释任何的“我们中国人如何如何。。。”。

有些外国朋友,交往时间比较长的,有些话,就会直说。其中的一个说法:“你们中国人其实挺残忍的”。过去常常让我愤慨。受“被压迫阶级”,“三座大山”,“翻身得解放”,“大救星”等教育多年,感觉他们才应该是“残忍的”,而不会是我们。

我们残忍的例子,在他们看来,绝佳的例子,就是餐馆里陈列的那些菜肴。不说“狗肉”这种菜(可以让鬼子们抓狂的),即便是普通菜肴,往往能看出动物的原始形态,连头带脚的,都会让他们诧异,而联想到中国人的“残忍”。

坦白说,在与他们深入讨论这种话题之前,确实从未联想到“残忍”,吃个饭,还就“残忍”了? 我们过去的“活吃猴脑”岂不是更恐怖?

上几个星期,与新加坡朋友一起吃饭,到一家日本料理店,点了一道“**活鱼”。在点之前,确实也没有多想。没想到,端上来的确实是一条"活鱼”。头尾还在那动,但身子却切成一片,一片。(不知道,在日本是否就是如此做的?还是到国内后的改进?)

显然,我的“残忍”承受力要高很多,而新加坡的朋友开始有”心理障碍”了。我却好奇起来,“大家不都是炎黄子孙吗”,新加坡人的“汉人”(我朋友祖籍‘福建’),却不能接受“祖国菜肴?” 朋友解释到:“在新加坡,我们是不会这样吃“刺身”的,活鱼,太残忍了”。 于是朋友将这刺身当作烧烤来吃(后来他解释,可以降低他的残忍感)。

我觉得除去新加坡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本身带有西方的烙印外。 新加坡的完全城市国家的状态,也决定了,他们饮食的“残忍度”不够。中国人对食物的残忍,往往还是因为过去是个农业国。在城市中(如上海),很少有吃到“狗肉”的,但是在乡下的餐馆“狗肉”却比较常见。 在城市中,食物大多是冷藏的。并且由于都市餐馆竞争激烈,菜分的比较细,如“全羊”在城市中卖的就不大会好。乡下没有这么麻烦。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城市中,大家跟“食物们”发生关系的机会不大多。而在乡下,却是非常多的。如何对付“食物们”,乡下人的经验可要容易并且丰富的多。 

所以,我相信在大多的农业国家,应该对食物都会表现的“残忍”。这与国民性是无关的。(这结论可能轻率一些,目前我去过的国家,大多是工业国,很少农业国)。随着中国的都市化进程,“残忍”的菜肴应该会越来越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毛大师作品2
后一篇:毛毛是什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