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龟”的困惑

(2009-01-14 09:23:47)
标签:

教育

海龟

自闭症

残疾儿童

毛毛

中国

杂谈

“假洋鬼子”,我所了解到的最早的“海归”称呼。现在都称为“海龟”了。

“海龟”很多,“海龟”回到出生地后都很困惑。久疏国情,习惯海水,一回到淡水,有时容易搞混淆,什么事他们都需要转个弯后,方能重新理解(这也是Asperger的症状之一呀)

昨天打交道的“海龟教授”是在英美受的教育,教育学的硕士,医学的博士。与他们的沟通是非常融洽的,一开始他们都很惊讶,因为大多数的中国家长的反应是“天塌下来了”。但我认为事情并没有如此严重,我的态度很明确:
1:上帝给我的,我接受。(尽管不能算是标准基督徒,但目前可以算是半个)。
2:我们对孩子没有功利心,我们只给于,不求回报,我们也有能力做如此反应。
3:“尽信医,不如无医”,我母亲也是医生,(家中女性亲戚,一半是医生,也有很多“专家”),家中的传统是“小病不医”。对小问题,我们关注,但不过分关注。
4:博士也说过,这是个性上的”DISORDER“(偏离正常),不是”DISEASE“(病),作为我们有艺术传统的家庭,“正常”有时反而是反义词,我们崇尚“怪杰”。对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上帝的“礼物”。正面意义大于反面意义。
5:这件事情,对父母影响最大,(但大多是正面的),我们会配合专家解决毛毛语言,或社交上的天生问题。作为社会上的人,还是要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的。(对Asperger来说,不是一种自然反应,而是用理智来达到的,这意味着我们家中“不撮麻将”的光荣传统,会在毛毛这流传下去)。
6:还是要相信教育的力量。教育是基础。

教授听了后,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态度。

在送他们回去的路上,教授说,在欧美国家,其实你这态度原本是一个普遍,基本态度。很多家长认为是好事,多过认为是坏事。但回国后,有些习惯中国家长的过激反应了(天塌下,有些家长甚至想放弃)。可能在中国,应试教育导致的后果,(培养通才,不培养专才)。你这孩子将来最大问题,可能还是上正规的中国学校,因为他是一个天生的专才,不大可能成为通才的。这也就是Asperger在国内成才比例低于2%。但国外的天才50%是Asperger的重要原因。

他说道,Asperger的家庭比较容易有真正自闭症的孩子。严重自闭症是很可怕的,你目前的态度轻松,也是因为Asperger其实基本与正常人是一样的。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是Asperger,活的也挺好的。但真正的自闭症是让人无法轻松的。

我沉默了一下,回想到我在残联幼儿园时候,看到的那些严重自闭症儿童。(你碰他,他都不会有任何反应的)。我不得不承认,如是重度自闭,我的态度绝不会如此轻松。

教授对目前国内自闭症学校的条件,比较困惑。他说,对国外的残疾学校的老师而言,这些老师首先必须是有基础教育“资质”的,然后才可以进修,成为教育残疾儿童的老师。因为教育残疾儿童的功夫远远大于普通儿童。但国内正好相反。很多根本没有教育“资质”的“老师”来教育残疾儿童。 有时觉得非常迷茫,因为他的很多办法都无法执行下去。

我想,可能在中国,残疾就是残废的观点,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更改。哪怕在教育系统,可能大家认为,已经是废人的,还用好的资源???而且中国是一个崇尚“名”教的国家(看胡适的文章,“名教”),我个人认为“名”教中包括“求名”,功利心是很强的。“优胜劣汰”,哪有残疾人的空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