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的名字
(2022-03-29 15:13:25)
我觉得最好听的名字是我外婆的,陆妙璞,小时候没觉得,现在觉得这个名字越看越有味道。外公叫蒋轶良,也好听。中午和妈妈聊天,她说她外公的名字也好听,叫陆讓之,言旁加个襄,可是我疑心是叫陆攘之。她外婆叫韩淑诚,也是个大家闺秀。和当时的海安韩紫石是亲戚。我特意百度了韩紫石。韩紫石先生(公元1857-1942年)名国钧、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江苏省海安镇人,今海安市(原紫石县)的奠基者。因其排行第三,生平业绩颇丰,家乡群众均以“韩三爹","紫石"称之,表示尊敬。在北洋军阀时期,他与南通的张謇,位高望重,同被誉为苏北的两大名贤。历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省省长、全国水利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黄灾救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莅任期间,改良农工,崇尚实业,兴利导淮,关心民瘼,明足以察闾阎之苦,力足以遏奸宄之萌,言足以重官府之信。其一生德政贤明,广为推恩。
外公的母亲是填房,他父亲前面一个老婆走了之后,嫁过来的,外公本来还有两个妹妹,都在没成年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后来这房就只外公一个。也就是和现在这些老辈的蒋家亲戚,是同父异母的。
外公的叔叔是原江西军区司令,灵威观的捐款石碑还有他的名字。还有一个谁是北京邮电部的高官。这些亲戚都久不走动了。妈说,北京邮电部的高官,也许年事已高了。
外公家原来成分不好,也就是应该是地主,但是啥都没留下,可能打地主的时候能分的都分了。反正家里没见啥古董,啥都没。从外公一辈子都很舒服,啥都不会做来看,我觉得是真的。
外婆本来有三个哥哥,有一个也是小时候就过世了。两个哥哥和她,所以小时候在家是倍受宠爱的。
我问外婆海安人,怎么会嫁到如皋来,妈说,外公和大舅爷爷在一处共事,大舅爷爷就觉得我外公人不错,就把小妹介绍给了外公。妈说,外婆小时候在家没吃过苦,生活的苦都是嫁来之后吃的。外公后来在张謇南通的船务公司工作,再后来回了如皋金属机电公司。我总以为当时的人是不出门的,没想到外公也不在本地工作。外婆是糖果厂退休的。
外公住钱家桥河边,家里养一群大白鹅。白天下水,有时候去,也就在院子里横行霸道。小时候我也没怕过鹅,长大了看到视频里鹅还是有点凶的。印象里我也没在外公家吃过鹅,也许是养了玩的?但我记得第一次是螃蟹是在外公家院子里。
再问我爸,他的爷爷叫张少涛,奶奶叫陈萍。我爷爷叫张德鸿,奶奶叫贾兰芳。我爸爷爷那辈是南京人,红毛打仗的时候逃到如皋,就在如皋扎根了。太爷爷的书法不错,好像还见过家里的书法,现在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原来好像也是个文人。爷爷是轻工机械厂退休的,是采购,带幼儿园的我玩过好多地方,南京上海。奶奶是商业公司,商场都是柜台,买东西开票收钱,夹子夹在悬在柜台与收钱窗口的铁丝上,嗖一下到收钱的窗口,通常窗口都是高一些,相当于一楼半的位置,玻璃隔出来的,会计在里面收到夹子,取下发票和钱,再夹上找零和盖章的发票,嗖回柜台,连同货物一起交给顾客。
清明将至,今天上午去给外婆外公扫墓,明天要去给爷爷奶奶扫墓。这些名字,好多我也是今天第一次听到,写下来,不要忘本啊,这些祖辈的荣誉,也不是我直系祖辈的,我这家都是普通人。但我总有预感,儿子会光宗耀祖。本性淳良,学东西又快。只要不受不上进的人影响,应该大有可为。
再说生活能力,普通人家更适应苦难的生活,我奶奶家长里短,什么事情都门清,当然,我是糊涂的,这些是听我堂姐说的,她说奶奶几十年前妯娌间的事情都铭记在心,到只能每天躺在床上的时候,还能和我姐姐忆往昔。外婆在我印象里就比较淡一点,不管去哪里都是青衣小褂,对襟的衣服一直穿到去世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她不得体的衣着。外婆重男轻女严重,但也没有说对女孩子不好,表面还是一视同仁的。很少家长里短的啰嗦,她的世界里只有我外公。
我和奶奶聊的少,姐姐说她一直在奶奶身边,大有收获。所以她遇事能想到多少年以后,走一步能看十步。我只能看一步,而且看不出人心险恶,除非杀人罪大恶极,我总能找出别人的优点。就算和谁有矛盾,最多能做的就是不理对方,不会想到各种方法让对方不好过。也好也不好,日子过的单纯快乐,但是就不能过的特别好。
那些有发达的,都是会谋划的,傻白甜除了遇上好人,否则都不会过得特别好。今年以前,我还对自己的傻无所谓,今年开始,觉得人还是要为自己谋划的好。父母之爱子,则为子计深远。真是一句特别好的话。我父母也是特别单纯的人,所以我也这样。儿子也差不多,但也许,我应该给儿子灌输一些为自己走一步看十步的规划了。
前一篇:我的身体
后一篇:小学毕业给儿子的一封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