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姿卓约 简约华丽的捧花
标签:
花艺分享杂谈 |
风姿卓约
新娘捧花诞生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女国王为了表示自己的纯洁,专门设计制做了一件纯白色的婚礼服饰(即现在的新娘婚纱),这种婚纱礼服具有巨大的裙摆,由于当时的审美观的要求,需要腰部往上提,还得收紧腰部,故此当时的贵族妇女和一般女性都以细若柳腰为美,更有贵族妇人专门找外科医师为其拆卸左右两侧的肋骨,最多的甚至是四根肋骨,礼服的背后犹如现在系带鞋背一样,看过《玫瑰花和水晶鞋》的人都知道,这种礼服需要两个人在其后背收紧,目的就是要显得腰细,女性穿戴后再点缀一件小型的花束或手持精致的手袋,这种夸张的设计现在只是在博物馆了,现在的婚纱礼服除了腰部维持自然尺寸,改小了裙摆,其基本的外观仍具有原来的样式,当然材质上已是今非昔比了。
白色是基督教和天主教认为的纯洁之色,所以新娘当然更是洁白无暇,穿上传统的紧身礼服后即发现属于自己的双手似乎少了什么东西没拿,为减弱尴尬,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又找来园丁为其专门制作一款纯白色花朵的花束(现代新娘捧花的雏形),花束的周边围上了蕾丝花边,花是一种名叫--“玛格丽特”的白色小型单瓣菊花,中文名—蓬蒿菊,这款世界第一款“新娘捧花”的大小和带有“蕾丝花边的花托”一致,这种花托在花店里已很少见,在香港和欧美等地仍然算花店的主角,原因就是制作方便运输方便,份量轻等优点。
时至今日,无论花材、切叶、装饰材料等都有极大地变化和提升,二十一世纪的审美观深深地影响着捧花的款式,并以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存在与我们的生活,已是花艺设计范围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绝大多数的花艺赛事都将捧花设计作为一大主项,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婚礼上出现的捧花样式常见的有十一款,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圆形半球形(与本文第二段提的近似),第二的是---下垂型(瀑布型),第三的是---紧密的直上型半球面花束,另外还有一些是极具个性化的设计,是新人或设计师个性定制的,甚至是一支花的,只要新娘认同的就是“捧花”了。
“时尚”充斥当今生活的时代,审美观也从来没有落伍,马蹄莲的外观常被人当做时尚的形象代言者,细看他左右不对称,花型是向上的单向敞开形,色系均符合时尚系列观念,在本月8日的一场婚礼中本人设计了一款亮黄色马蹄莲花束型(自由款)捧花,制作步骤也相对简单,既是时尚简约,包括制作的手法也得相对去繁从简,顺着花枝的自然弯度,端顶的花朵呈有序排列状,保留较长的花枝杆部,系上紫色宽丝带,依据花枝的大小装饰的蝴蝶结也得使当地放大些,不然就没有了作用。
由于事先约定将为新娘做三款,结合新型的制作媒介---植物胶(一种专门用作黏贴鲜花的胶水),将花朵摘下,换个手法将花朵直接有序黏贴到精选的天堂鸟叶片上,分层黏贴不同的花材,以不同色块组合成形(天堂鸟叶片的一半),保留天堂鸟叶的丙部,总长约100CM,整个设计以自然叶形为依托,完全没有保守的思路,叶是整体的展现也是花朵的附着媒介,要注意的是类似的制作需要选择不易脱水的花朵(不同品种的热带兰花),更需要结实的叶片,在叶柄交界处配上金色的宽丝带,两款的特色都具有线条的感觉,前面的是线的结合,后面的则是单线应用,形式上与传统捧花全然相反,但目的是相同的---为新娘做装扮陪衬,是新娘的美貌更加体现。
小记:文中提及的马蹄莲和天堂鸟叶都是近似的出线条,因为是较粗的枝干超过一定得长度即直觉表现为线,如海底光缆直径20CM,由于长度原因所以被称为光缆线的道理一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