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解--花艺学习之九大误区 - 1

(2009-10-28 21:36:53)
标签:

花艺分享

杂谈

 

                                             新解--花艺学习之九大误区 <wbr>- <wbr>1  

新解花艺学习的九大误区--1

 

这几天来看见一个被多次转载的文章名为---“花艺学习的九大误区”,这个文章出自2006下半年,本人有幸拜读过,只是这几天来又在网间看到,再次解读,说白了这个九大误区尚有值得推敲之处,下面以我一己之见解读一下。

首先很多看好花艺行业的新人们想找到一些老师学习,待到掌握之后,可以去到一些花店等地方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如果没有做过深思熟虑,又看见所谓的一些文章,即会受之误导亦不知晓的境地。

下面是本人对文章的潜读与浅想

 

(原文)误区之一:

“看书和光盘也能学好插花”插花是立体的艺术,而且有许多手工技巧。书和光盘记载的都是平面的影像,且由于多种原因,技巧细节往往不能交代得十分清楚,不利初学者对空间和技巧的掌握。初学者最好到学校,现场学习。

 

解读一)

看书看光盘学习插花艺术,如果不行那么----什么叫自学成才呢?目前市面上现存的书籍(国内出版)的确存在肤浅和粗制滥造,但不等于就没有好的正规的插花书,学习插花艺术以我的看法是一定先要看书,多看理论书,因为插花艺术的理论具有一定得国际化的公认度,在美国、欧洲、日本、在中国都有一致性的地方,只是其表述方式不同,最终目的是大同的,个人认为看书看好书仍是一大选择,把文字花的理论看透是很重要的。

 

插花艺术和其他一样,都可以通过出书看书可以掌握的,比如看书就可以做出好吃的菜肴等,要不然自古何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经典名言,就是说没有靠文字描述不清的,理论是检验实践成果的真理,实践是检验理论(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家更是实践家。

 

 

(原文) 误区之二:

    “我已有花店操作经验,可以直接上高级插花班”

  花店操作的经验可以使学员的学习进步得更快,但代替不了系统的花艺理论学习和花艺操作规范的学习,而基本理论和操作规范的学习是以后花艺学习、提高的基础,非常重要。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学员,在学习时还是要从最基础的课程学起。

 

解读二)

插花是一种艺术行为,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多,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越有好处,更可以使自己的业务得到拓展,如果你是在具有规范技艺,且业务量有大的花店里工作,那么的确可以掌握到较高的技术,但也得不时地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大的好的花店是可以使自己得到磨练,涉及花艺的范围也会大一些。

 

对于已有花店花艺之经验的人,保持学习的状态很重要,时刻保有危机感,能够有选择地在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艺的老师那里进行充电是合理的,结合老师的规范地讲解与示范,去规整以往,发现自己存在不足的人,才会进步。

                                                                                                        新解--花艺学习之九大误区 <wbr>- <wbr>1  

(原文)误区之三:

  “到名店或名师那里打工,不花钱还能得到最好的学习”

打工不可能替代课堂的学习,利用打工学习得来的知识往往缺乏系统的条理,而且需要学员付出更大的努力,即使在名店或名家那里也一样。在把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以后,再去名店名师处打工才会有好的效果,使自己有更快的提高。

 

解读三)

打工的确不能够替代课堂的学习,利用打工的多余时间,多多掌握规范的理论,在打工中得以实践,当然学习理论在先是再好不过的了,本人认为在先学习理论过后再去到一家很好的花店实习和检验之前所学的知识,会使得自己得到更快更好的锻炼。

 

的确有好多在名店名师身边工作过的,在外面很活跃,但是由于缺乏创意,在一些业务中明显存在设计的缺陷,还有自己的心态问题,不知道自己该在的位置,这是要不得地,就是因为没有专业知识和自身文化不高,不知不觉地到了技术的瓶颈,无意识地低估了自己从事的被别人称作艺术的工作。

 

 

 

 

 

谢明          2009    10   28

 

注:这个文章是本人一己之言,不存在其他非议,还望博友不要妄解,好文章就是要分享,偶尔拿来讨论也是常理,意义自越论越明了,对于学习花艺是有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