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剑山的源起

(2008-09-04 20:35:38)
标签:

杂谈

                                     剑山的源起

  华夏文明(中国)起源至今五千多年,东方插花艺术在五千里多年占据着1600年之多,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啊,这仅仅是一个记录时间的符号,必将随着历史的探源有所发现。最新出土文物的研究将这个(东方插花的历史)记录向前推进,毕竟这个国家(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先进文化与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古国辉煌的历史,不仅没有被千年尘封,反被广泛研究与考证。对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探源者来说,虽属千年文化,都有感若记忆犹新…………

  记得刚入门道时,就从相关的资料中得知“剑山”也称为“花插”或“插座”等名。江南尤其是上海,据资料明清至上个世纪初年上海有大批插花爱好者,其中多以东方插花为主(清初西洋文化已进入),在老上海的电影中也可看到多种场合的插花表现。

   “剑山”是中国插花的专门固枝物,随着南宋时代“占景台”的发明,直立形式的插花理论建立,插花者多文人,在断寻求改变探索提高的前提下,产生了剑山雏形。经过确认占景台其实就是剑山的早期形态。我们现在所用的“剑山”原形于清朝初期。当时最为盛行的是在篮(碗)的中心底部有铜质园片,另有铜针于反面穿出,将其以当时的粘贴介质连接固定,注入清水后即可“置花于水中央”达至“此花生于碗底”之境

“剑山”诞生后,其真正的实用意义被广泛运用延伸,在一些常规直筒形式的瓶内也有运用,且效果极佳,材质也因更适合固枝(草、木本)而被多次改进。经与制壶匠合作沟通(清时金属锡当属较贵),以锡浇铸植入铜针,由此锡底的现代“剑山”正式成型。

当时往返于“大清”的日本使节,常见中国宫廷,文人居家内插花固枝法之新奇(指剑山)逐将其(剑山)带返日本,据考证此时为西元1800-1820年间,才渐渐泛用之。(并取名“Kenzan”汉字音读)

在这个固定方法出现之前,中国插花中的固枝方式民间有很多,据记载与先辈口传得出下方式

1.              水草段固枝——即以一种水生植物于沸水煮制干后(不易腐烂),段取成捆置入器物之中,将植物插于其中至初曾以麦草等结果是较易在水中变腐。

2.              夹枝固定——以略粗的木本枝在器物中将花、枝以“Y”、“V”、“女”、如此紧夹其中,在盘、盆、筒内常用。

3.              置撒固枝——常见于瓶、筒、罐类器物中用。将木干或树枝加工成适合器物口部,不松动,不脱落,作用将较大口部划分成“双畴、三畴、四畴……九畴“等,将草木本花斜插入其中,不使得枝体变形。

4.              石块扣枝——改种方法源起“山石盆景”因插花、赏玩盆景多为文人爱好,常见的孤石也就被引入插花中了,当时盘花较为盛行,另外部分石块中含有矿物质,在运用中可使得水质保持长久清新。

5.              铜管固定——即指在宽大的器物中,放入两头通的铜管,高级的管壁外形为六角形,至满时呈蜂窝状,更易固定花枝,目前这种方法已不见了。

6.              花插固定——中国宋朝之初即有瓷质专用的器物出现,常见的碗、盆、钵、之形中(与器皿合烧制一体),为在器物中心底部以莲蓬为形上面有910孔等以便花枝插入,可以在各地博物馆瓷器陈列中看到。

7.              花留固枝——别称“七宝”是以金属锡制成,以中国江南园林铜钱形花窗为形做成,双个或单个,三个的。平置与器物种,常用作描写水景之作品(日本小源流和写景花道为表现的流派之中)。

目前这些技艺,存留于中国少数花艺专家中,邻国日本花道(各派)中运用的剑山最为广泛,这些中国插花特有的固枝技术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衷心希望国内的各种花艺展中能多多地见到这些真正的中国传统技艺。

写到此时思绪万千,由于中国内地“西方花艺” 被广泛应用,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觅见“国粹”的影子,只是在个别的几次花事中有少数展示…………

                                  谢明

                                 原文于076月写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