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芬兰赫尔辛基北欧风格追风景的人arthur |
分类: 神秘北欧与我同行 |

欧陆式优雅风格,魅力独具的芬兰味道;质朴别致,或是浪漫奇异——在这漫长的冬季,赫尔辛基的各种文化似乎更加显得生机勃勃、缤纷多彩。也许在冬天,只有在冬天,你才会如此这般的去寻寻觅觅,找寻着赫尔辛基那不一样的气质与情怀。


芬兰人对咖啡的激情是难以名状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我们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国家,所以我们需要喝热腾腾的、能持久提神的饮品。”我也喜欢咖啡,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手捧一杯冒着热气和醇香的咖啡,真是美好。其实芬兰人喜欢咖啡应该还有一个更为煽情的理由:“咖啡还与我们最美好的记忆相关联。小时候很喜欢冬天里去冰上钓鱼,包里总是带上满满一保温瓶好喝的热咖啡。我敢肯定,每个芬兰人都会对自己人生第一次品尝咖啡记忆犹新。”
不难想象芬兰人是全世界最爱喝咖啡的民族之一,而且芬兰人保持这个称号已经有好几十年了。每个芬兰人爱喝咖啡的理由各不相同。典型的芬兰方式冲饮,即加一点点奶,但不加糖。据国际咖啡协会统计,每个芬兰人每年消费咖啡12公斤。芬兰人与咖啡(芬兰语“kahvi
”)的爱情故事已缠绵了一个多世纪之久。早在二十世纪初,从芬兰的小说、绘画和散文中就已经能够看出咖啡在芬兰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除了咖啡,芬兰人和设计也是非常亲近,设计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一个熟悉的部分。还在幼儿园里的时候,孩子们每天就会用到碗橱里摆着的那些阿拉比亚(Arabia)的餐具和依塔拉(Iittala)玻璃杯。芬兰人对这些设计品的来龙去脉都已了如指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餐桌上则常常会摆上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的萨沃伊(Savoy)花瓶。漫步赫尔辛基,走进一个个商店餐厅咖啡馆,真正的设计随处可见;而从建筑到城市规划,到公共交通,乃至标示系统,设计无处不在。
家具是芬兰设计最强的领域之一:艾洛·阿尼奥的球椅和糖果椅、阿尔瓦·阿尔托的三脚凳和Paimio椅子都是在海外享有盛誉的芬兰家具代表作。芬兰设计的优势在家具设计上也显而易见,比如对材料的熟知和掌握、功能性以及清晰正规的设计语汇。阿尔托在20世纪30年代的那些设计作品依然受到欢迎,Ilmari
Tapiovaara和其他设计师们在20世纪50和60年代所设计的家具也仍在被继续制造和销售。所以每当我们提到北欧风情芬兰设计时总是充满信服。
芬兰的时装一向以其质量和原创性所著称。不用说,芬兰时装还具有功能性和抵御北欧严酷气候的作用。除此之外,芬兰的设计师们也喜欢尝试、创造与流行时尚无关的大胆设计。芬兰当代时装设计师的共同之处是,他们的设计并不是为了适应普罗大众的品位。相反这些服装是为那些具有非常强烈的风格意识的人设计的,设计的重点可以是环境可持续性、街头时尚,或是经典雅致。
芬兰游戏业的历史较短,然而却非常精彩。芬兰第一家游戏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其它大多数现存的游戏公司直到2000年之后才陆续成立起来。如今,芬兰有50多家积极参与游戏开发的公司。
芬兰东西方的融合已成了美食文化的丰富源泉。从中世纪开始,西方来的新奇事物已从瑞典传入芬兰,东方的则来自俄国的诺夫哥罗德。还有一些则直接来自于斯德哥尔摩和圣彼得堡。比如,芬兰的冷食自助餐既受到了瑞典斯莫加斯波的影响
,也受到了俄罗斯扎库斯卡的影响。
芬兰靠海,新鲜的海鲜是芬兰的一大食物来源。渔人码头上的海鲜货摊永远是芬兰人的最爱!
如今的烹饪中,三文鱼、白鱼和鲈鱼只需经过轻微的腌渍和调味。蒸梭鲈配菠菜,放在莴苣叶上的熏鲈鱼配细叶芹酱汁、三文鱼泥塞南瓜花,以及波罗的海鲱鱼三味,再加上法国白葡萄酒是最好的鱼类佳肴之一。芬兰餐厅的传统菜肴上经常用到生活在淡水中的白梭吻鲈。芬兰人认为,生活在寒冷水域的鱼最美味。
直到19世纪中期,普通人的食物多数是由谷类、鱼和奶制品组成的。换句话说,也就是面包、粥、腌鱼和酸牛奶。东西方文化的交界在芬兰普通人的饮食传统中仍旧十分明显。这两种文化的界线一般可以划在从东南部的桂弥(Kymi)河到波斯尼亚湾北部海岸的奥鲁市这一条线上。芬兰北部既属于东方也属于西方的影响范围,取决于民间文化的划分要素。在芬兰西部,人们吃硬硬的黑麦面包,东部的人则吃软软的黑麦面包。北部的芬兰人喜欢未经发酵的面包和大麦面包。西部人喝的酸牛奶柔顺而有弹性,东部人喝的则是浓厚结块的。以前,只有芬兰西部才生产奶酪和肉肠。芬兰北部和拉普兰地区传统的面包奶酪是一种圆圆的在明火上烤制的新鲜奶酪。它被切成片,根据拉普兰的习俗,还要浸在咖啡里变软。变软了的奶酪用调羹送到嘴里。吃的时候还可以浇一点奶油,并配上云莓。面包奶酪是典型的芬兰甜点。
寒冷,黑暗,大雪纷飞的冬天并不意味着生活就停滞了。相反,如今冬天里的芬兰人则会更加享受那慢慢长夜。咖啡,桑拿,读书,交友,还有暖暖的屋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冰雪运动。夏天来芬兰不算什么,只有你造访了冬天的芬兰,你才能正式的说:我到过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