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追风景的人捷克布拉格跳舞的房子美轮美奂老建筑 |
分类: 欧洲纵横 |

说起布拉格旅行,“跳舞的房子”在哪一本攻略中都会提到,来了几次布拉格旅行我自然也不会放过这里。但是说句真心话我对这个房子就是喜欢不起来,尤其是在周围那些古色古香又美轮美奂的老建筑中,跳舞的房子就像一个穿着另类的不良少年混迹于一群优雅的绅士间,真真的不入流(纯属个人观点)。

“跳舞的房子”(Dancing House)是荷兰国民人寿保险公司大楼的绰号,在布拉格闹区,紧邻伏尔塔瓦河,由加拿大知名前卫建筑师法兰克·盖瑞,克罗地亚籍捷克建筑师弗拉多·米卢尼克合作设计。原来这里的建筑物在二战期间被美军误认为是德国德累斯顿而炸毁。“跳舞的房子”于1992年设计,1996年完成。
这是一个充满曲线韵律造型的建筑,蜿延扭转的双塔就像是两个相拥而舞的人,因此被称为“跳舞的房子”。左边是玻璃帷幔外观的“女舞者”,上窄下宽像舞裙的样子,右边圆柱状的则是“男舞者”。房子顶楼是布拉格有名的法式餐厅——布拉格的珍珠,从餐厅顶楼可以远眺皇宫和大教堂,夜幕低垂时,皇宫的灯光和河上流动的灯影暧昧相约,却也是恋恋风情。
这栋建筑从规划到完成一直是贬多于褒,尤其是设计者法兰克·盖瑞被称为“外星人美国建筑师”,常因漠视当地风土环境,一味移植美国经验而遭人诟病。捷克人就戏称跳舞的房子为“被扭曲的可口可乐瓶”。大部分人甚至认为这栋房子是美国继二战后在欧洲投下的第二颗炸弹,是一个破坏城市纹理的象征。


洛可可式建筑是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领域。


“建筑是流淌的音乐”,哲学家和艺术家们如是说。建筑家运用独特的材料、装饰和色彩展现一种艺术语言,表达设计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从而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