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给我发短信的时候,我正端坐在同仁医院四楼的过敏检测中心两个小护士的对面,盯着自己马蜂窝似的两条胳膊,摸出手机给老婆回了一条:“我在等检测结果,现在两个胳膊各扎了二十几个眼,感觉像吸毒似的!”
 
   
不得不佩服现代医学的发达。就在五分钟前,那两个看起来还相当年轻的小护士,刚刚进行完对我两个胳膊的“虐待”工作,她们告诉我,只要简简单单的在我胳膊上扎几十个小孔,就能在很短时间内,对我的过敏性鼻炎做出准确的判断,甚至可以在上两万种以上的过敏源中找到针对我作用的那些杀手,相当的神奇。
 
   
实在想不到两个护士之间也有这么明确的分工合作,两个人的工作简直可以充分展现了流水线工作制度之先进。只见其中的一个把我的胳膊摁在铺满白色纸巾的桌子上,用闲着的那只手次序地抓起她旁边那一排排兑好的药剂试管,每个试管在我胳膊上留下一滴药剂,二十几种药剂点滴大小适中,整整齐齐地按照顺序排列着,以便之后护士mm能根据位置判断药剂的顺序。而同时,另外一个护士也没闲着,手里抓着一把没有拆封的小刀片,紧跟着前一个护士滴药剂的次序,轻轻地撕下一个刀片,并有节奏地在已经滴上药剂的胳膊点上轻轻扎下去,然后再快速地抬起手,把用完的刀片放到她身边的垃圾桶中,然后再撕一个刀片再扎再扔。就在她这一撕一扎之间,我胳膊上那密密麻麻的药剂点滴中,出现了一个个泛红的小点,并慢慢地鼓起小小的包状,有的不断地扩大充盈,有的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除。她们两人就这样保持着天衣无缝的合作方式,仅仅用了十分钟不到,就把我的两个胳膊变成了马蜂窝。
 
   
检查的过程很顺利,在规定的吸入类和饮食类项目之后,医生用蓝色的笔在我胳膊上圈出红肿的过敏源,然后熟练地贴上一种粘笔油的透明胶布,再按照次序标上代号,次序地揭下来贴在表格中,最后用小小的尺子丈量画好的蓝色圆圈,认真地把所得数值依次填入表格,根据不同的数值盖上不同数目的“+”号戳。仔细检查一番,OK,大功告成!再次感叹医学发达带来的便利,这要是在以前,还不得睡炕上等死?医生白了我一眼说:“以前的人,哪有像你这么差的抵抗力的?”合着归根结底还是我自己rua啊!
 
   
“松、长叶车前草、桦树、藜、蒲公英、刺槐……”检测的结果是,大夫在我的病例中写上了足足十几大类的呼吸过敏接触源,这也意味着我家将在很长的日子都与绿植花朵们说88了。不过幸运的是,在饮食过敏检测中,我竟然全部过关。这也是让老婆最不能接受的一点:我竟然对任何食物都能完美接纳,那我的减肥计划估计又得推迟了。老婆长叹一声道:“苍天……为什么他对吃肉不过敏呢?”
 
   
一边敲字,一边看着肿疼的胳膊,想着医生对我的嘱咐,暗暗给自己制定康复计划。虽然以我目前的工作生活状况,这样的计划怎么看都是不可实施的空话,但我不是一直在做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工作?这一次,我只不过要很简单的做就可以了,不就是“多休息,多运动”吗!
 
   
不是很多伟人都说过,时间就像女人的乳沟,挤挤还是有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