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按:2010年9月2日《阳光攀西》旅游2版
盛夏八月,烈日当头、酷暑难耐,天空的毒辣日头是否让你苦不堪言?或许天空虽然阴霾,可空气却也似乎凝固,让生活在大城市的你感到窒息?滚滚的车流,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那永无休止的喧嚣,寻求别样清爽与刺激是人们的共同向往。
酷暑逐渐消退,凉爽的金秋即将来临,寻一方净土,置身在广阔的天地间,静静感悟造物的神奇......
昭觉,一个横断山麓古老的小城,一个大凉山深处神奇的彝乡,对你敞开了温情而包容的怀抱。从西昌乘车往昭觉方向进发,这里一路上有成片松涛掩映下的流水潺潺,呼吸间充满着清肝润肺的凉意;穿过松林信步于昭觉,到处是青山绿水、芳草成茵。“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羊儿欢”。起伏绵延的山峦、绿草山花相间的草场、怡然自得的羊群、碧空万里的蓝天,这惬意的景色使人情不自禁想策马由缰,把这迷人的风光看个够!更有那淳朴而多情的彝人和他们博大深邃的文化底蕴。
七里坝—迪坡克尔! 一个在母语里听起来让人感觉到阳光浪漫而舒缓!
而且十分迷人的地方,但并非所有听说过它的人都知道它在哪里?而把它说成是昭觉县的七里坝,人们也就心知肚明。那是因为很多时候,它已被十分平淡的七里坝这个名称所替代,还因为从西昌通往昭觉的路穿越这个已被替名的高原牧场海拔三千米的迪坡克尔。冬天,它在枯草败叶里,在洁白的雪野上,或是在浓密的云雾里;夏天,它在蓝天白云和热烈的阳光下,在雪白的羊群里,或在青青的草色和云雀的欢歌声里。
从西昌出发,往昭觉方向行车一小时,约40公里的地方就是七里坝高原,彝语为迪坡克尔,是个让人感觉到阳光浪漫而舒缓,而且十分迷人的地方。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彝族先民去打猎的时候,就在垭口把猎狗放走,让勇敢的猎狗们尽情地去追赶猎物,到了克介普(解放沟乡内一个地名)时再把猎狗唤回来。
走进七里坝高原,只见周围山峦起伏,草场辽阔,一眼望不到边际。天是那样的澄澈、晶莹剔透的蓝,蓝的像要把我所有的思绪都融化掉。人,站在这样的碧空下,是那么的渺小,只听见山风阵阵灌耳。
在七里坝高原,云是那样的有生命力!贴在天边的云彩,时而像织女织就的一匹白丝缎,风吹即散,飘渺成带;时而像粼粼海面上起网时的银鱼,细碎点点;时而像巨龙盘抓,耀眼的阳光穿过白色鳞片,刺痛人的眼睛……
七里坝草原有1500多只绵羊,生在高原,活在高原,真可谓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它们是自由恋爱的,幸福的;七里坝高原的云雀更是欢歌笑语,给游客添加了几分意外的喜悦。
五月,正是七里坝杜鹃花盛开,一簇簇、一片片,红的像霞、白的像云、蓝的点缀其间;天是那么的近,幽幽的深蓝,此时却成了这画的衬板;空气清凉,清凉到骨、到心;慢步游走,脚下软软的,全是绿绿的草甸,不经意间,脱了鞋,让草轻抚发热的脚心,享受这不一样的酥痒,从草甸中渗出的甘露,渐渐湿了我的脚,却舒展我的心。极目远眺。山脚下还有一牛群,明媚的阳光下,金黄色的牛在浓绿的草甸、五彩的杜鹃丛中悠闲吃草、嬉戏,撒欢……杜鹃花在彝族语言里的称呼为索玛,是彝家最喜欢的花。这里的彝人,生在花丛中,死也在花丛中
七里坝有一家彝族农家乐,有彝族特色餐,烧烤猪肉,酸菜洋芋鸡、牛肉砣砣都是这儿的美味。那里的伙计一个个都是烤猪肉的技术是一流的,猪、鸡、牛都是绿色食品,无污染,自然放牧,自然美味。
http://s14/middle/4c6af938x8f3fc66cb44d&690七里坝高原" TITLE="万种风情 七里坝高原" />
悠闲而自由恋爱的羊群
http://s7/middle/4c6af938x8f3fc7d759d6&690七里坝高原" TITLE="万种风情 七里坝高原" />
七里坝高原
http://s6/middle/4c6af938x8f3fc8dded15&690七里坝高原" TITLE="万种风情 七里坝高原" />
八月的七里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