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招加速头发生长以及民间生发护发偏方

(2011-08-27 08:19:41)
标签:

女性

秦椒

零陵

生发偏方

黑芝麻

健康

分类: 健康港湾

  工作的压力和不足的睡眠使你正在为脱发而烦恼吗?或者你想尽快留起长头发而又总是抱怨头发长得太慢呢?别急,现在传授你四招加速头发生长以及民间生发护发偏方,灵不灵,试试就知道。

    一、加速头发生长方法

  第一式

  双手微曲,分别放于头顶左、右上方。轻柔地以指腹打圈按摩1分钟。静止半分钟后,再打圈按摩一分钟。重复此动作3次。

  功效:可刺激血液循环,增加油脂分泌,令头发更加有光泽。

  第二式

  按摩完头顶后,转向按摩颈椎部位。以阴力轻按颈椎、发脚位置5下。静止5秒,再按5下,重复5次。

  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轻敲发旋,用力不要过大。

  功效:有助于舒缓紧张的头皮及肌肉,令新发再生。

  第三式

  第一步:将1或2滴香薰油在已洗净,微湿的头发上。香薰油可选用薰衣草,有助镇静神经及消除紧张。

  第二步:轻轻以指腹将香薰油由头顶向后推,均匀地分布在头皮上,令香薰油发挥最大功效。

  第三步:让已布满香薰油的头皮闲着一会儿,并为紧张的肩膀加以按摩。之后可以用锡纸包裹着头发,以一定微暖的温度扩张头皮的毛孔,加速香薰油的吸收。

  功效:可以镇静毛囊,又可以平衡油脂分泌。

  第四式

  第一步:以食指和中指轻按小腿上、下5寸的位置。沿侧边一直按上至膝盖。

  第二步:由膝盖位置一直按至腰部。休息一分钟左右,再由第一步开始,重复5次,再做另一只腿。

  第三步:当完成轻按双腿后,用大拇指在脚跟上3寸打圈按摩半分钟,再做另一只脚。

  功效:别以为只有按摩头皮才可以生发,按摩适当的穴位,例如以上提及的足部位置,确实能使血液循环加快,加速头发的生长。

    二、生发偏方

    生发偏方一:

  当归(去尾)、生干地黄、肉苁蓉(酒洗炙)、芍药各30克,胡粉15克。将药为末,炼蜜做丸,如黍米大。每服10粒,煎黑豆汤送下,另磨化涂抹头上。

  本方内服、外用双管齐下,养发生发,用于发不生者。

  生发偏方二:

  防风、黄连、干地黄各160克,蔓荆子200克,丹皮60克,玉竹100克,甘草80克(炙),茯神120克,大黄80克。将9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可稍稍加大用量,以大肠畅为度。

  本方用治头风发落。

  生发偏方三:

  何首乌30克,生地、熟地各15克,羌活、独活各10克,代赭石30克,蝉衣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滋阴生发,用于脱发者。

  生发偏方四:

  百部90克,蛇床子60克,白酒360克。将百部,蛇床子切碎,浸泡于白酒中,密封1周后,取汁外搽患处,日数次。

  本方杀虫生发,尤适用于脂溢性脱发者。

  生发偏方五:

  木贼草、牛蒡子、草河车各30克。加水3咖毫升,煎30分钟,取汁洗头,每周2次。

  本方祛脂生发,可用于脂溢性脱发。

  生发偏方六:

  胡外姜、野蔷薇嫩枝各30克。

  将2味水煎,取汁,刷头发脱落处。

  本方治病后脱发。

  生发偏方七:

  茵陈、土茯苓各30克,地肤子15克,赤芍、苦参各10克,生薏苡仁、牛蒡子各15克。水煎服,1日1剂。

  本方祛湿生发,适用于脂溢性脱发。

  生发偏方八:

  柏枝(干者)、秦椒、半夏各90克。将药切碎,用水二碗,煎至半碗,人蜜少许,再煎一、二沸,用时,人生姜汁少许调匀,擦无发处,每日2次。

  (1)据《普济方》载:用生黑芝麻涂擦脱发处或斑秃或秃顶;或用生黑芝麻油(普通麻油亦可)、桑叶煎过,弃渣、用以洗头。有生发、黑发功效。治疗发落不生、斑秃、秃顶者。

  (2)取旱莲草30克,切烂,浸入250克的40度米酒中,20天后外搽患处,每日3次。

  (3)取生姜6克、生半夏(研末)15克。先将生姜搽患处1分钟,稍停,再搽1~2分钟,然后用生半夏细末,调麻油涂搽之。连续治疗一个时期,有刺激皮肤生长头发之效。

  (4)取柚子核15克,用开水浸泡,每日2~3次,涂患处。

  (5)取鲜花椒叶适量,煮水洗患处。

  (6)据《千金方》云:采鲜桑叶、芝麻叶同淘米水煮沸,待温后洗头发。隔日或2、3日1次。有长发功效。治疗发短,长不长者,洗7次可长数尺。

  (7)借助姜、蒜的辛辣气味刺激头发,使局部皮肤充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毛发生长。

  (8)用小红辣椒6克切成若干节,放在50克白酒内浸泡10天,过滤弃渣,取酒液备用。涂搽患处。

  生发方法九:

  何首乌240克,菟丝子、怀牛膝、枸杞子、茯苓各60克,补骨脂30克。本方为《七宝美髯丹》,每服1丸,日服2次,淡盐水或温开水送下,忌食辛辣,适用于毛发秃落,反复发作,此起彼伏,且伴筋骨无力,舌淡脉细者。

  生发方法十:

  羌活、木瓜、天麻、当归、白芍、菟丝子、熟地(酒蒸捣膏)、川芎各120克。共研细末,入地黄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9克,每日2——3次,饭后温酒送服。

  本方养血生发,祛风活络,适用于脂溢性脱发。

  生发方法十一:

  细辛、防风(去芦头)、续断、川芎、皂荚各30克,柏叶60克,辛夷30克,白芷60克,桑寄生90克,泽兰、零陵香各75克,蔓荆子20克,竹叶、松叶各25克,乌麻油2500毫升。将药细切,用桑根白皮250克,以水2000毫升煎煮至500毫升,又取韭根汁200毫升相合,浸药1宿,以绵裹入于油中,微火煎,三上三下,候白芷色黄,去渣,以瓷器盛之。用之涂摩头发,日夜三两度,可生发长发。

  生发方法十二:

  莲花须(阴干)、零陵香各3克,卷柏叶、白芷、川芎、防风各15克。将药细切,以绵裹,人生椒70粒,生麻油250克,浸于新瓶中,埋地下7日,取出涂发,治发落不生。

  生发方法十三:

  零陵香、蔓荆子、附子各7.5克,川芎、白芷、秦椒各15克。将药细切,用绵裹,以生麻油250克,于瓷器内浸3周,涂发稀少处。

  本方治头风发落不生,切记不可滴在脸上。

  生发方法十四:

  干柏枝、秦椒、半夏各90克。将药细切,用水两碗,煎至半碗,人蜜少许,两煎一、二沸,每用时,人生姜汁少许调匀,擦无发处,每日1次。

  本方祛风生发。

  生发方法十五:

  零陵香、白芷、蔓荆子、生附子、藿香各30克,荆芥枝15克。将药为末,绵包扎于瓶内,用香油500克浸,然后用纸封口,埋地内半月,取刷之。

  本方治妇人发不长。

  生发方法十六:

  生地、熟地、鸡血藤、何首乌膝各15克,生黄芪30克,川芎9克,白芍15克,天麻、冬虫夏草各6克,旱莲草9克,桑椹15克,木瓜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滋补肝肾、养血生发。

  生发方法十七:

  熟地、当归、川芎、何首乌、木瓜。每粒重0.5克,每次4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本方养血祛风,益肾生发,但脾虚湿盛、腹满便溏者慎用。

  生发方法十八:

  附子、蔓荆子、柏子仁各15克,乌鸡膏适量。将药以乌鸡膏调和,捣三千杵、贮新磁器中,封百日出,以马髻膏和,敷头,随即包以头巾,勿令见风,日3敷即生。

  本方治髭发脱落,能令再生。

  三、生发的食疗方法

  法一:黑芝麻250克捣碎,加粳米熬粥食用;用小尖辣椒20克切细,烧酒50毫升,浸泡10天,取汁涂擦脱发处,每日数次;

  黑芝麻确实是个宝,据中医古书记载,它具有补肝肾、润五肠、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功效,能“治肝肾不足,病后虚弱、须发白”,“皮燥发枯、大便燥结”,“腰膝酸痛、四肢乏力”,“言语蹇塞、步履迟缓”,“头晕耳鸣”等病症。在乌发养发方面,黑芝麻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法二:用海带丝拌芝麻酱常食用;用枸杞子、何首乌、熟地、山萸肉共煮取汁,再加核桃、黑豆共煮至核桃熟烂,烘干,每次服6克,每日二次。

  法三:将中药菟丝子、茯苓、石莲肉、黑芝麻、紫珠米等,用旺火煮开后加适量水,用微火煮成粥,加少许食盐食之。每日1~2次,可连服10~15日。此粥滋补肾阴健脾,适用于脾肾阴虚的脱发者。

  法四:生发黑豆:黑豆500克,水1000毫升(夏季各用1/4量)。将黑豆洗净,放入沙锅中,加入水,以文火熬煮,至水浸豆粒饱胀为度。然后取出黑豆,撒细盐少许,贮于瓷瓶内。每次6克,每日2次饮后食用,温开水送下。此方具有生发护发之功效。对油风脱发(圆形脱发)、脂溢性脱发、产后脱发、病期脱发以及因色素脱失的白癜风均有疗效。

  法五:枸杞黑芝麻粥: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枸杞子10克。以上三味共煮粥。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功效。适用于头发早白、脱发及阴虚燥热便秘者。

  法六:蒲公英黑豆糖:将蒲公英150克,黑豆500克,加水煮熟,弃蒲公英渣,再加冰糖200克收干,每日吃100克。

  法七:黑豆核桃桑椹粥:红枣5枚,核桃仁、桑椹子各10克,黑大豆30克,粳米50克。同煮粥食,每日1剂。可连续食用。适用于肾亏血虚所致的斑秃。此外民间还有很多饮食疗法治疗脱发的食谱,患者可以长期服用,如:

  1、核桃仁50克焖田鼠干2只。

  2、乌豆衣15克、首乌30克、核桃仁30克煲田鸡2只。

  3、黑芝麻30克、黄精30克煲瘦肉200克。

  法八:用炒熟黑豆黑米黑芝麻百合薏米磨成粉面,每天早晨冲糊糊喝,不出半年就会拥有一头漂亮的头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