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知识(2)
(2009-12-16 19:31:12)
标签:
手诊医学掌纹的色手纹杂谈 |
分类: 健康港湾 |
手诊学习的方法与应用技巧
1.认识之初,宁精勿杂。
此时暂不要参考其他手诊流派,否则,精神散乱,疑惑丛生,迷惑彷徨。要一心一意,虚心接受。虽然手诊医学的某些观点与中医和西医有些冲突,可暂且存疑,不必太过于苛求,随着以后的学习,逐渐会明白的!
2.学习之时,静思慎悟。
手诊中有的内容,虽需要强记,比如手诊的分区和手诊纹理的位置属性命名等,但你要反复思量的过程中,会悟出自己的道理,虽然并不成熟,但毕竟是经过自己酝酿的!这个过程必须静心默化!
3.应用之初,熟能生巧。
刚开始看手纹时 ,很多人看不出掌色的变化,只见满手都是红色,不必着急, 熟能生巧,可先从掌纹照片上分辨颜色,渐渐地就能从手上看出掌色了。 看掌色,是看满手的色,而是观察病理纹的色 ,观察线上的色,观察内脏反映区的色。
学习有点上手后,虽然有的脏腑区域色泽立即可以辨证,但要注意区别真假色泽。手纹虽然可以辨证,但要看纹之虚实新旧!在辨证中,注意同中相求,异中求同,以及特殊典型纹理,结合证据越多,准确率就越高!切忌望纹断病,望色确诊!
在经过认识、初步学习酝酿后,自己有了体会,应验证于临床。但于实际中总觉得无从看起,似是而非,欲言又止。甚至有时是错误。没关系,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温故知新,或提前参考有关篇章,切忌生搬硬套,纸上谈兵。学习越多,感悟越深,体会越准,最终融会贯通之际,你会说手诊如此简单,但同时你会觉得手诊如此奥妙!
4.掌握之后,知常达变。
手诊基础完全掌握了,手诊操作诊断也基本可以了,但且不可胶柱鼓瑟.因为手上的纹理颜色会随着每个人的人文环境变化而不同,如果过分强调了手诊的诊断依据标准,临床中,反而诊断不是夸大隐患,就是忽略主症,与手诊诊断的初衷相离,失去手诊诊断的意义!所以,手诊诊断时,一定要记住根据中医辨证变通的一句话:“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手诊诊断会更进一步的!如果你能认识到手诊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的含义,就掌握了整个手诊医学的精髓了!!
5.诊断之际,方圆规则。
一、要记清手诊九区和手诊掌纹的位置、属性、临床意义。
二、要注意求诊者的要求和人文情况。
三、要以中医诊断为主,西医诊断为辅。
一、不要学习模糊,乱诊断。
二、不要无视求诊者的隐私和要求
三、不要但说手诊高妙,而诽谤其他诊断方法
6.研究之需,基础为先。
学习研究手诊医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
首先理解手诊的原理和掌握手诊基础。了解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人文基础和手诊医学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必须熟练掌握手诊九区、手诊掌纹的位置、名称、属性、常态、病态基础知识,越牢固越理解,以后临床运用就越准确!但不要死记硬背,更不要生搬硬套,否则弄巧成拙。此时学习,尽量不要学习其他手诊流派的内容,否则,可能迷惑彷徨而无所得!
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如果不是医生学习,请尽量补充相关知识!
最好结合临床实践,一边验证一边学习!
有条件的,可用数码相机拍摄手诊病理照片,分门别类,集腋成裘,然后总结提高!
可经常在手诊医学论坛发贴议论或在健康诊断贴图论坛发典型的手诊疾病图谱讨论,以增加临床活用和理论结合的技能!
7.对号入座,三种模式。
每个手诊学习应用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式,可以迅速达到自己希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