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盲目补钙误区

(2007-12-08 07:51:00)
标签:

健康/保健

谈天说地

分类: 健康港湾


    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剂,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都肩负着重要生理功能,人的一生必须维持正常的钙生理水平,才能保证健康需要。如今钙营养不足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我国也依然存在,补钙的宣传和关于补钙的说法也很多,其中混杂许多误区,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于康副主任医师总结出了补钙方面的认识误区,提醒读者注意。

盲目补钙之产品篇
【误区1】
钙剂摄入量“一刀切”
    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每日钙的摄入量仅为406毫克,远远达不到每日800~1500毫克的摄入量标准,因此补钙应提到绝大多数人的日程上。但是不同人群因为饮食习惯不同等因素,应补充的钙的剂量也不尽相同,如孕妇对钙的需求量就略高于正常人均800毫克左右的需求标准。而一般补钙产品说明书上往往只针对一般情况标注钙剂的推荐摄入量,因此不同人群还应结合实际需求,合理补钙,否则补钙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误区2】
补钙须额外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但补钙是否应同时补充维生素D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儿童由于消化功能正在完善,所摄取的食品种类尤其是蔬菜比较有限,再加上大多数儿童有挑食和不吃蔬菜的现象,为了使钙能在体内充分吸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或注射适量的维生素D是很有必要的。青少年和成年人除了接触太阳照射的时间相对增加,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已完全具备以外,从正常的膳食中获得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已不是问题,因此额外补充维生素D就几乎没什么必要了。
【误区3】
标注的吸收率越高越好
    正常情况下,人体对钙剂中钙的吸收率大约在30%~40%左右。有些产品的宣传手册上标出了高达90%的吸收率,难免有曲意迎合消费者需求的意图。这种误解容易导致缺钙者降低对钙的补充量,造成钙摄入不足的情况。
【误区4】
每天吃钙片就能保证骨骼健康
    有些认为每天吃一定量的钙片就不会缺钙了。其实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是单纯补钙就能治愈的。要想保持骨骼健康,首先饮食中要含有充分的钙质,我们每日摄入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可以达到增加钙质的目的,像奶制品、豆制品等。比起钙片,这些食品存在着价格便宜、食用方便等特点,应作为补钙的首选。如果日常的食物调整还不能达到身体需要,采用营养素补充剂或强化食品也是解决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手段之一。此外还要通过多运动、多晒太阳等方式保证体内天然维生素D的充足,钙和维生素D是增加和保持骨骼质量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而蛋白质及其他养分如磷、钠、镁等矿物质的摄入也在维持骨骼健康中起重要作用。
【误区5】
咀嚼片和口服液比片剂好
    认为咀嚼片、口服液比片剂更易于吸收,这其实只是一种错觉,这三种不同形式的钙产品在效果上没有明显区别。咀嚼片和口服液为了保证良好的口感,会添加更多复合剂,成本偏高自然造成价格略微偏高,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消费能力进行选择。
盲目补钙之日常饮食篇
【误区1】
骨头汤最补钙
    现在很多人有这个观念:喝骨头汤最易补钙。其实,与一小袋钙含量高达150毫克的牛奶相比,用1公斤骨头煲汤两个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有20毫克左右,这是因为骨头里面的钙质在炖煮时并不会轻易溶解到汤里。骨头汤因为脂肪的含量相对较高,对于想减肥或患有高血脂的人群来说更不是理想的补钙方法了。
【误区2】
蔬菜水果与骨骼健康无关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钙、钾等矿物元素,如小油菜、花椰菜、芥兰、大豆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近年研究还证实,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K是帮助钙吸收的良好伴侣,菠菜就是一种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
    很多女性喜欢用水果当饭,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实际上,水果虽是一种有益酸碱平衡的食品,却不是钙的良好来源,而且缺乏蛋白质。骨骼的生命过程需要大量的钙,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蛋白质。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缺乏蛋白质和钙,势必会造成骨质疏松的发生。
【误区3】
饭菜偏咸
    盐吃得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样的吃法还容易导致缺钙。过多的食盐会影响机体充分吸收食物中的钙质,同时还可能导致人体骨骼中的钙外流。从这方面说改变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对机体补钙有促进作用。
【误区4】
豆浆含钙量高于牛奶
    虽然大豆钙含量不算太低,但加水磨成豆浆之后,含量就很低了。喝一杯豆浆摄入的钙量仅仅相当于吃了几十粒黄豆。因此豆浆的钙含量远远比不过牛奶。不过,豆浆对于骨骼的真正好处在于它可以提供植物雌激素,减少更年期妇女的钙质流失。
盲目补钙之态度篇
【误区1】
补钙就可以防治骨质疏松
    缺钙是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主要原因,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其他许多矿物质的缺乏同样会诱发骨质疏松,如镁、锌、锰、铜、钒、硅、硼等。如长时间的铜摄入不足,骨骼会出现骨皮质变薄、骨松质减少等现象,也会导致广泛性骨质疏松,极易引起骨折。
    另外,骨骼健康是指包括骨、软骨、关节、肌腱、韧带等整个骨骼系统的健康,钙是保持骨骼强壮的关键物质,但并非唯一所需。单纯补钙只能促使成骨,并不能保证整个骨骼系统的柔韧性、灵活性、防震性、抗张力及整体的协调性。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补钙是必要的,但为骨骼提供全面营养、让骨骼中的营养成分得到均衡配比,才能更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
【误区2】
只有特殊人群才需要补钙
    尽管近年来人们对补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知道自己应该补钙的人越来越多,但还是局限于特殊人群,比如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等等。事实上由于我们的饮食结构上常存在不足,各类人群都需要适量补钙。婴儿补钙可以防止佝偻病、软骨病、毛发稀少、骨骼牙齿发育不良等;年轻人补钙,可以使骨密度峰值更高,维持峰值的时间更长;中老年人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人的一生中,骨密度最高的时期是30~35岁,此时骨中的含钙量最高。大约35岁以后,人体骨钙便每年以一定的速度流失。青年时多多增加钙的储蓄,是预防中老年缺钙特别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因此从30岁开始,尽早补钙,能够防范于未然。当然,年轻时在钙缺失量不大的情况下,膳食补钙是最佳的补钙办法。
【误区3】
多晒太阳就可以补钙
    晒太阳不等于补钙。晒太阳是为了促进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如果只补钙,不晒太阳,你仍然会缺钙,维生素D的不足会导致钙的吸收效果不好;然而只晒太阳不补钙,机体中的维生素D虽然很丰富,但膳食中缺乏钙源,谈何补钙呢?因此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每日进行日晒20分钟~1小时有助于补钙,但切记不要在烈日下暴晒。
【误区4】
肾结石患者不能补钙
    很多肾结石患者认为,既然都结石了,说明体内钙很充足,不能再补了。其实,肾结石大多是草酸钙在尿路中形成沉积,病因是草酸摄入过多,而不是钙摄入过多。一般我国居民膳食中钙的摄入量是不足的,应注意增加钙的摄入,钙在消化道内的增加能与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减少人体对草酸的吸收,也可减少肾结石的发生。防治肾结石的关键是要减少摄入含草酸多的食物,如竹笋、茭白等,吃这些食物时应在热水中烫一下,能去除草酸含量。
【误区5】
补钙越多骨质越好
    很多人认为钙补得多,机体吸收得就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通常,中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钙质,补钙若过量,机体不但无法吸收,还会使血液中的钙含量升高,从而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病症,这些病症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绝不亚于骨质疏松。
【误区6】
何时补钙都一样
    专家认为,晚饭后补钙,吸收和利用率最高。补钙不宜集中在一个时间段,一天多次补钙的效果好于一次性服用同量的钙,我们一般选择在早晨喝牛奶、豆奶等富钙食品,所以,服用钙剂不必再选早晨;另外按照正常的激素分泌调节作用,人体在晚间12点以后至凌晨这段时间内血钙最低,有些敏感的人易出现夜间腿部抽筋等缺钙现象。
    补钙不能到缺钙时再去补,尤其是在生长发育特别快的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婴幼儿期和青春期,骨头迅速钙化生长,身体需要补充大量的钙质。因此,补钙应加强早期预防,增加钙的储备,坚持运动,为人体的“钙银行”做好储存。
●相关链接
多方入手合理补钙
    于康医生介绍说,食疗是最为安全有效的补钙方法。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虾皮、芝麻、山楂、海产鱼和蔬菜等。特别是牛奶,如果每人每天喝牛奶250克,就能提供约3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各种食物供给的400毫克左右的钙,就基本能够满足常人对钙的需要。
    对于钙质大量缺失的人群,可以适当补充补钙产品,作为对膳食补钙的有益补充,满足人体需要。但在选择补钙产品前最好咨询医生以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产品的适用情况,确保食用合理,有益健康。
    另外,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不吸烟,少饮酒,饮用咖啡、茶、碳酸饮料等要适量,尽量从各方面减少骨质的损失;同时要注意与户外运动相结合,经常沐浴阳光,可以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对身体十分有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