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那些事

端午节的那些事
微信时代,每个节日,包括24节气都不会忘记,总有人发朋友圈提醒你,想忘都忘不掉,除非将微信好友删除干净。可不,明天才是端午节,“端午安康”的问候已经到了。
我祖籍是仙游,但出生在闽西北。有一年端午节,突然想知道用仙游话如何说“端午节”。没曾想这还成了难题。后来大哥想起来了,说是“五日节”,没有端午二字。听不懂仙游话,到底是“五日节”还是“五月节”,觉得“五月节”更靠谱。AI时代,咨询DeepSeek,确认是“五日节”。为何叫“五日节”,DeepSeek也搞不清楚,只是分析说是方言特点。
插队期间,曾经担任过乡村民办教师,却意外记住了端午节。当时村民的生活也很艰苦,但对端午节很重视,而且尊师重教。每个学生都会送一串粽子(6个)给老师,还会请老师去家里吃饭喝酒,桌上摆着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好菜。1975年过完端午节,我得病了,卧床不起。房东大妈见我未起床做饭,猜想我生病了,特地做了一碗面条送到我床前。那个年代,面条是乡村难得的美食,但房东大妈的关心更是让我感动得眼泪直流。
不知什么原因,打小就对白米粽不感兴趣。后来到上海读书,尝到了嘉兴五芳斋的肉粽,才知道粽子可以这么好吃。前些年吃过一些。谁知退休后,担心血糖飙升,看着美味的五芳斋肉粽只能咽口水了。
包粽子需要一种特殊的箬竹叶,早就听说家乡有人经营箬竹叶的生意。想想没准嘉兴五芳斋包肉粽的箬竹叶就採自家乡的竹林,尽管五芳斋的肉粽比家乡的粽子好吃多了。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曾经看过一个早年的商会馆用蜘蛛做会徽,真是了不起的超前创意!现在正是网络时代,千里之外相互关联也不奇怪了。
再次回到微信,也想发短信问候微信好友。却发现要有文化,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要说端午节安康!手机跳出专家编辑的视频,说经过严格论证节日起源,认为端午节可以祝福朋友“端午节快乐”。随俗吧!谨以此文问候诸位好友“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