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坊七巷

标签:
福州三坊七巷大榕树 |

“三坊七巷”位于福建福州,是大家熟悉的景点名。作为福建人,我也不陌生。从青年到老年,来来去去福州城不下数十次,但匆忙的脚步却没有在这里停留过。
今年五一节前夕,再次来到福州城,来之前就做好计划,一定要看看三坊七巷,了却多年的心愿。虽然来迟了,但来的速度却是最快的,我们是插上科技进步的翅膀,乘着近年才建好的地铁“飞”过来的。从地铁站“东街口”出来(图1),湛蓝的蓝天下矗立着现代气息的“东街口百货大楼”,雄伟壮观,非后仰难得全貌。而就在百货大楼的斜对过就是七巷之一的杨桥巷改建成的杨桥路,与杨桥路直交的南后街,就是三坊七巷南北走向的中轴线。站在南后街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风雨廊(图2),再顺着大街远望,两旁皆是青砖青瓦的明清古厝建筑群,平视可得全貌。然而,入口处立着的导览图标题,赫然写着:“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图3)。看着,心中油然而起敬意:山何须高,水何须深?!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是何底气让山城这一景区如此牛气?当眼光仰望那一串串的字符时,熟悉的名字一个个跳进脑海,打开一幕幕历史记忆:禁烟的林则徐,首创“信达雅”的严复,海军将领萨镇冰,“与妻书”作者林觉民,舐犊情深的林徽因,爱花爱孩子的谢冰心……。原来,这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大人物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难怪三坊七巷如此牛气冲天啊!
明亮、金色的阳光洒在南后街的石板路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高大榕树在默默诉说着三坊七巷的古老沧桑,同时也为游客带来偌大一片荫凉(图4)。街头歌手吹奏着优美的西洋乐曲,如果你喜欢,街边树荫处有长长的石板凳。除了大榕树,南后街上还种植了荔枝、龙眼和糖胶树,这些都是绿色的南国风光,外地人听到树名已很惊喜,更何况看到糖胶树枝上的轮生叶象层层盆架,叶深处还悬垂出许多丛面条似的果实(图5)。
南后街如同其他地方的老街,临街门面多是商铺,当地名小吃,当地土特产(图6)。毫无疑问,最吸引我的还是名人印迹。先到“严复翰墨馆”打卡,门开着,无人看守,却用绳拦着,冲着门的是一棵依墙而生的榕树,裸露的树根如同严复一生的成就,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图7)。可不,除了传播科技文化,严复还当过北大首任校长呢!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晚年的他竟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
南后街的南边尽头,座落着林则徐纪念馆。我曾经在乌鲁木齐瞻仰过他的塑像,也专程到虎门拜谒他的威严形象,这次有幸在他的故乡敬仰他的神姿。大堂两侧墙上,挂着领袖们对林则徐的高度评价,没有想到的是,远在德国的马克思也提到了林则徐!纪念馆面积很大,还有花园,园中开着各色花卉(图8)。站在“石漱”旁(图9),心中却难以平静。一个人只要为民族做了好事,人民会记住他,社会会记住他,人类也会记住他。
走出林则徐纪念馆,望着安泰河畔那千丝万缕的大榕树(图10),理了理思路,猛然想起冰心大姐的故居还没看到呢!询问执勤的保安大哥,方知冰心大姐的故居在南后街的另一端,刚才进来时没注意,不过正好顺路往回走,没错过就行。其实,冰心大姐的故居和英烈林觉民的故居是同一座宅院(图11),林觉民是林徽因的堂叔,世界很小,名人都扎堆。遗憾的是,林谢故居中,冰心大姐的那部分正在修缮,暂时不对外开放。也好,给自己下次再来留一个理由。
坐在回酒店的地铁上,思绪随着车轮飞转。经典景点就是经典(图12),早来了有早来的感受,迟来了有迟来的感触,但“不要错过”是参观经典景点后的经典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