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奇花异草”——鸭跖草

标签:
花园城市生态平衡植物多样性鸭跖草竹叶兰 |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大,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建筑拔地而起,与之配套的柏油路和水泥路四处蜿蜒,留给小草的空间越来越窄,以前随处可见的、开着天蓝色小花的鸭跖草现在在市中心变得一草难求,可不成了真正的奇花异草!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是讨人喜欢的小草(图1-2),两片靓丽的天蓝色花瓣就象展翅欲飞的夏蝉,古人因此将其命名为碧蝉草;叶子极似竹叶,所以又被称为竹叶兰;等等。就这么一种小草,关于它的资料在网络上、博客上比比皆是,天南海北,连日本的都有中译文,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不过,种大豆的东北哥们可不喜欢它,因为它钻进大豆田就管不住自己了。

回到大城市,鸭跖草又成了宝贝。植物园遍地是草,但大多都是园林工人种植的景观草,只有在游客足迹罕至、园林工人铁锄尚未顾及的角落里才可以看到有点阳光就灿烂的鸭跖草,它们从景观草之间的缝隙里钻出来,一丛一丛的,开着美丽的小兰花(图3-8)。





都说大自然是灵巧、智慧的设计师。鸭跖草的花一边是花瓣,另一边是两个可育雄蕊和细长的雌蕊柱头,造型显然不对称,可视觉上却看不出倾斜感;鸭跖草叶子是绿色的,花瓣是天蓝色的,3个不可育雄蕊是鲜黄色的,绿黄蓝三色搭配极其和谐(图9-12)。用句文绉绉的话:“见者焉能不爱?!”套句流行语:“如此高颜值,数字代码520。”
爱花就会拍花,拍花就会赏花。仔细欣赏拍摄的图片,结合网络资料,才知道鸭跖草有三片花瓣,两片天蓝色的大家不会错过,第三片花瓣是半透明的,和同样颜色的萼片混在一起。雄蕊有6个,样子还不一样。靠近花瓣基部的3个雄蕊颜色鲜艳,象3只小小的黄蝴蝶;离花瓣基部稍远,带点棕色的人字形雄蕊是可育的,上面常常带有些许花粉;由两根长长花丝伸出的可育雄蕊是我们常见的花卉雄蕊样子,花丝顶端着生灰色的花药囊。和可育雄蕊并排伸出的是雌蕊,长长的花丝顶端是小小的红色柱头(图13-15)。有时候,雌蕊象蝴蝶的喙那样卷曲起来(图16-17)。也有的花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雌蕊(图18-19),可能就是资料中提到的不孕花。

鸭跖草每天清晨开花,中午前后凋谢,也许这是日本称鸭跖草为露草的缘由。鸭跖草开花的时间段正好与我进植物园散步的时间段相吻合。借助手机拍照的廉价成本,为获得满意的照片,每天都要拍数百张鸭跖草花的照片,不断地挑挑拣拣,结果是电脑里存了一大堆。我想,如果到农村去,这种任由鸭群践踏的鸭跖草随处可见,我还会这样钟情鸭跖草吗?如果到东北,我要是每天这样拍摄鸭跖草花,农民大哥会怎样想?因为豆农们将鸭跖草归为恶性杂草呢!真的是“草变宝”来“宝变草”,因地而异!但不管怎么说,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很现实,也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大家都需要一个绿色生态平衡的城市(图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