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山城(十四,珍贵的文化遗产——《蛟湖诗钞》)

(2018-05-23 20:28:23)
标签:

扬州八怪

黄慎

蛟湖诗钞

文化遗产

福建宁化


美丽山城(十四,珍贵的文化遗产——《蛟湖诗钞》)
题图:传奇的蛟湖

       黄慎喜爱自己的诗文胜于自己的画。黄慎的好友兼老乡,清代理学家雷鋐有句评论:“山人画与字,可数百年物,诗且传之不朽。”即书画水平很高,但诗文更好。历史上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的宁化知县陈鼎观赏黄慎作画时,发现黄慎还喜欢诗词且有自己的诗集,向其索看后觉得黄慎文笔极佳且有独到之处,于是亲自选编并自己出资将黄慎的诗集刻印付梓,用现代话说,陈鼎就是编辑兼出版人。这本诗集定名为“蛟湖诗钞”,时年1763年秋,清乾隆二十八年。可以说,陈鼎这一举动为宁化县保存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蛟湖诗钞》的序言中,陈鼎写道:余为捐俸刻之,表微阐幽,固在官者之责也。

       为了读到黄慎的诗词,我利用这次回山城的机会四处寻找《蛟湖诗钞》。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同学的帮助下,我借到了《蛟湖诗钞》(“扬州八怪诗文集”第二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图一)。拿到诗集后,我迫不及待地想搞清楚为何黄慎会用山城传奇的自然景观蛟湖作为诗集名。记得去年在蛟湖畔看见一块石碑,上面刻了黄慎的一首诗,开句就是“蛟湖山下读书人”,但就此将蛟湖和诗集联在一起未免牵强。当我读到诗集第四部分“七言绝句”时,一首题为“忆蛟湖草堂”的诗顿时解开了我心中的谜。黄慎在这首七绝中写道:“忆蛟湖草堂 · 夜雨寒潮忆敝庐,人生只合老樵渔。五湖收拾看花眼,归去青山好著书。”原来黄慎是用自己书房的名字来命名诗集,这就对了,古代文人都这么做的。

美丽山城(十四,珍贵的文化遗产——《蛟湖诗钞》)
图一,《蛟湖诗钞》

       《蛟湖诗钞》收集了黄慎各个时期不同体裁的诗词一共339首,但这只是黄慎诗集原稿中的一半。另一半被陈鼎不知出于何种理由删减了。黄慎的诗词具有一种亲和力,深得读者的喜爱。例如闽西学者丘复非常喜欢山人“壮不如人何待老,文难媚世敢云工”的诗句,还特地书写并将其作为楹联挂在家中,时时激励自己。《蛟湖诗钞》在民国时期就再版过多次。1987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再次出版了《蛟湖诗钞》,并增加了丘幼萱教授收集的、从未编入“蛟湖诗钞”的黄慎诗词218首,可惜印数太少(3000册),目前在书店里已经找不到了。

       常言说诗言志,词言情。读黄慎的诗词,可以了解、学习和欣赏黄慎精彩的文笔,也可以对黄慎的人格、情操、喜好作进一步的了解。黄慎知识渊博,兴趣广泛,故诗中多有典故和冷僻字,以及古时的地名。例如用鼠姑称呼牡丹,用秣陵称呼南京,等等。好在黄慎的老乡(同里)丘幼萱教授在其编著的《黄慎研究》一书中专门写了一章“别向诗中开世界——黄慎《蛟湖诗钞》评介”,可以作为黄慎诗词爱好者的参考文章。


                                                                                           2018年5月23日



鸣谢:谢谢老同学施兄鼎力相助借得《蛟湖诗钞》!也借此平台谢谢珍藏《蛟湖诗钞》的施老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