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采桑文化艺术报 |
采桑游记
三年级 施奕菲
踏进采桑文学馆的大门,一股古典的气息扑面而来,文学馆里流淌着悠扬的古筝声,这里弥漫着一股与众不同的书卷味道。
这一天,我带领着同学们来到采桑参观。走进采桑,大门前摆放着几只看似不起眼的鼓,“但它可是采桑的代表之一呢,”我介绍道,“看着这鼓,你们是否联想到了端午节划龙舟时,水波荡漾,一艘艘高大雄伟的龙舟在水上航行,还不时敲响鼓声,‘一二一二’的呐喊声在水上此起彼伏。”大家都纷纷点头,我微微一笑,解释道:“这面鼓啊,不正象征着传统文化?好了,往前走吧!”大家满怀期待地跟着我继续向前走。
我们的目光投向了墙上的木版画,上面雕刻着藤蔓,米色的画布上画着一位童子和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小童子手上提着一篮橘子,同学们都有些疑惑,不就是一幅普通的画吗,有什么好介绍的?我说道:“你们看,小童子好像在说‘奶奶别担心,我帮你提橘子。’仔细看,小童的头上仿佛已滴下了豆大的汗珠。这幅画不仅体会了国画的美,更蕴含着孝顺的传统美德啊!”同学们恍然大悟,我带领他们继续向前。
行至中途,在一处走廊里,同学的目光好像被胶水粘在了一面墙上。我驻足讲解:“这面墙可是采桑文学馆的‘瑰宝’。旁边的树木茂密繁盛,树叶和花一红一绿,星星点点,好似满街的花灯闪耀。再瞧瞧那古朴的房屋,房顶黑,屋子白,旁边一条宽阔的江河上漂着一叶小木舟。舟上,船夫熟练地撑着小船。船上的人,望着这优美的风景,这是一幅多么诗情画意的壁画啊!”我拉着同学们去参观下一个景物,但他们已经如痴如醉,长久地凝望着画,久久不肯离开。
一天的参观很快结束了,天空的颜色是绚丽的,彼此踏着霞光回家。秋天不仅因枫叶点缀而美丽,更因为采桑文学馆的书香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