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文学馆采桑印象

分类: 采桑文化艺术报 |
采桑,梦开始的地方
赵梓睿[浦东区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五年级]
漫步在回忆的走廊,推开那扇记忆的门,一股书香扑面而来,淡淡的墨水味包裹在微风中,滑过门,渐渐淡去……
推开采桑的门,我静静地向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挑着一盏红灯的童子石像。只见她如画的细眉下一双眸子正望向远方,显得深邃而又成熟,可仔细一看,你会发现她眼底还藏着一丝灵巧,生动而又活泼。她乌亮的秀发盘成了两个丸子,用丝带扎起,身上披着一身轻纱。她的嘴微张着,仿佛在说些什么。手中的明灯,以红纸为罩,烛光隐隐透出,印在墙上。她拎着灯,溜出来欣赏这美丽的夜……
又一转身,我来到了盆景环绕的走廊角落,各式的盆景中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好一个自成天地的小世界!一张石桌子,四周放了几把小凳子,它们与绿色柔和地融在一起。原木做的小凳子,光滑圆润,保留着树木本身精细的纹理。石桌充满了古朴的气息,配上桌上的一株花草,立即有了灵性,仿佛是一幅立在那的山水画。在这略带神秘气息的小角落,我的思维也不觉地飘散开去,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子,驮着背,缓缓走来,一身长袍由粗布制成,慈祥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一位青年急不可待,披着衣,坐在林荫下的石桌子旁。老人摇着蒲扇乘凉,年轻人双手抱拳,行了一个礼,眼中燃起火的意志,拾起棋子,在棋盘上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老人不慌不忙地啜了一口清茶,缓缓取了一个子儿,轻轻放好。林荫下,斗棋正盛……
坐了一会儿,我又起身,来到教室墙上挂着的水墨画前。最吸引我的是一幅夏日湖边的美景图。碧绿的荷叶衬着娇艳的荷花,仿佛碧水中自在的红鲤。有只蜻蜓轻轻点了一下水后停在荷花上歇息,涟漪荡漾开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正是此景,美不胜收!
采桑之美在于继承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这也是我追求文学,梦想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