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崇善:在采桑书坊读书节上的讲话

(2014-09-28 14:54:20)
标签:

育儿

分类: 采桑文化艺术报

在采桑书坊读书节上的讲话

                   ——《作文大世界》主编刘崇善

刘崇善:在采桑书坊读书节上的讲话

近几年来,我为上海和外地许多学校出版了学生作文集,列入《作文大世界》丛书。虽然它们是由各学校编选的,但收入的作文都经过我的修改,从学生实际的表达能力来看,反映出学校的整体作文水平并不很高。采桑书坊的《采桑的孩子》则是唯一由一所业余培训学校编选的学生作文集,其中的作文是通过课外培训写出来的。它们与在校学生的作文比较,究竟学生从培训中学到了什么,这些作文又有哪些突出的变化呢?

我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读了《采桑的孩子》中的148篇作文。翻开书页,目录中的作文题目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这本集子所选的作文,既有当前学校课堂作文的命题,如“感恩”、“给妈妈的一封信”、“最让我难忘的一句名言”等,也有采桑书坊拟定的题目,如“意外的生日礼物”、“糟透了的家庭作业”、“把泪藏在心里”等,从这些题目不难看出,力求与其它相同题材的作文有所区别,专为学生设定了新的视角,以启发学生对作文的创新和立意。

《采桑的孩子》中不少作文富有独创性。《活着》这篇作文,尽管其中引文较多,语言也不够精炼,但小作者从“由心的感知的活着”纵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开拓题材和立意上,却是值得称道的。还有《去远方》也是一篇优秀作文,抒发了“没有一个男孩不为之心动”的情怀,小作者“不用考虑去哪儿,不用考虑下一步会怎样”,哪怕只有心爱的小狗作伴,也不用“一切的代步工具”,渴望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与一般作文中的游记回然不同。

在这本作文集中,无论是从冬日黄昏中表现一个无助的老者,借以表达对世上不公的愤慨的《冬日黄昏》,抑或是通过一片普通的树叶,寄托着长达五年的一段师生之情的《树叶的回忆》,还是被沉重的作业负担压得“失去了太阳,失去了白云,失去了自由”,倾吐心中积怨的《给妈妈的一封信》,都写得委婉隽永,耐人回味。

作文究竟怎么写,采桑书坊在教学中作了有益的尝试。我读过香港出版的《小说的写作方法》这本书,对其中小说的定义影响较深,作者认为小说就是故事加艺术渲染,并以都德的《最后一课》为例,指出其中五分之四的篇幅都是艺术渲染的文字。我认为这同样适用于学生的作文,何以许多作文都是就事论事,写得干巴巴的,毫无生动可言呢?往往是指导作文的老师一味强调叙述、忽视描写所致,自然就更谈不上进行艺术渲染了。

从采桑书坊的学生作文来看,显然在这方面有所追求,也是作文能够提高的一个原因。在这些作文中,哪怕写到一个动作或是一句对话,不止是将它写具体,而且尽可能地写得有声有色,使之具有直观的形象性。以描写中重要的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来说,这本集子的作文中几乎没有滥用陈旧的比喻,却创造了大量新颖、贴切的比喻,确实为作文添色不少。

《采桑的孩子》这本集子也存在一些不足,突出的是许多作文的开头没有摆脱模式化的窠臼,缺乏自然的过渡,以至造成开头与下文的脱节。不少作文在表现人物的时候,出现第一人称不应有的描写,甚至个别不当的用词如“嵌”多处出现,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瑕不掩疵。这里只是给教师提个醒,以上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

借此机会,我祝贺采桑书坊在作文教学中取得的成绩,祝贺汇集教学成果的《采桑的孩子》的出版,祝贺广大同学在采桑书坊学习取得的进步,同时,也祝愿采桑书坊和同学们取得更大的进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