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溪铁观音是这样制成的

(2008-05-03 13:11:52)
标签:

杂谈

安溪铁观音是这样制成的
 
01.jpg
 
暮色四合,石门村被淡淡的烟霭笼罩。家家屋顶都铺满了碧绿的茶青。
茗香恬淡,远远近近,竹林清幽,是轻柔舒曼的诗。
 
 
01.jpg
 
绕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直上,如攀了虹的裙角起舞。
视线所致,高高低低的山头,全被精致的茶园装点。
茶株茂盛,远望如画,但茶青并不上好。
如此稀稀拉拉,并不上眼,却是新茶苗,新茶苗当然产新茶。
制出的茶叶,色泽碧绿,泡出的茶水,晶莹剔透。
 
 
01.jpg
 
石门村口,两株高大而古老的苍松。眼神灼灼,如长者,慈祥地接回送出每一个子民。茶季繁忙,连妇女儿童都驾了摩托,飞驰往复。
 
 
01.jpg
 
通往茶园的路,九十度的直角拐弯,每一个茶民的摩托车却风驰电掣,
车技好的令人目瞪口呆。看来本领都是环境造就的。
 
 
01.jpg
 
茶园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勤劳的茶民要把一座座的山头开垦。
砍树、除草皮、修葺梯田、打井、接水管、种植茶苗、施肥、喷药。
每颗茶苗都是茶民的心血与汗水。
 
 
01.jpg
 
文建走在自家茶园的小路上。
诗人的灵性是这暖和温润、晨风暮岚的茶山孕育的。
 
 
01.jpg
 
美丽的少女、青葱的茶园、玲珑的山岭,文人骚客看到的是画。
 
 
01.jpg
 
 真的拿起了剪刀,唯美的意境却被肌肤筋骨之痛侵蚀得支离破碎。
“采茶日当午,汗滴茶下土。谁知杯中茶,粒粒皆辛苦。”
 
 
9.jpg
 
晒青:茶青采来,摊在屋顶,不停地翻动。
          释放热气,蒸发水汽。保持茶之本色。 
 
 
9.jpg
 
晒青:早午晚晒青时侯不同,制成的茶品味便各不相同。
        晒青一分钟还是两分钟,制出的茶档次也各不相同。
 
 
9.jpg
 
摇青:将一堆堆的绿叶,装进竹篾编成的圆桶里。
 把睡去的茶青摇醒,茶香就会飘出来。
 
9.jpg
摇青有三次,第一次两分钟,第二次四分钟,第三次八分钟。
制出的茶叶好坏,第三次摇青至关重要。
 
9.jpg
 
电动摇青,取代了人力,大大减轻了茶民的负担。
 
 9.jpg
 
凉青:摇青完毕,将碧绿的叶子均匀地摊在竹匾内,如养蚕般,一架一架。
放进空调房里。凉青也有三次,每次时间各不相同。
走进空调房,淡淡的茶香如轻盈的蝶,悠悠地飞。
 
 
9.jpg
 
炒青:摇青三次,凉青三次,就要炒青了。电力带动铁锅转动,锅底煤气加热。
茶香便急不可待地大大咧咧地飘出来。
整个村庄,家家户户都在炒青,茶香如云,静静地笼在空中。
花草树木、鸡鸭牛羊,全是茶诗中的形容词。
 
9.jpg
 
铁锅中转动的茶叶。
绿叶变成茶干,茶青在烈火钢炉中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
 
20.jpg
 
摔打:刚出锅的茶,包在布袋里,甩开膀子,在水泥地板上,反复地摔打。
枯黄的叶子、破碎的叶子、半片的叶子,全都摔成了粉末。
 
 
20.jpg
 
这便是摔打完毕,过滤出的粉末。保证了茶叶的质量。
 
 
20.jpg
 
包揉:炒过的茶,用布包起来。
 
28.jpg
 
包成一个大圆球。
 
20.jpg
 
在机器的帮助下,将这个球挤压,一遍一遍地揉。
这个球将越揉越紧,越来越小。
 
20.jpg
 
揉成球,拆开撕碎,再揉成球。反复包揉三次。
 
20.jpg
 
揉捏:将这个球放上另一架机器。球被压得坚硬如石。
拆开撕碎,反复做多次,直到每一片茶都卷曲成小球。
 
 
20.jpg
 
这便是最后一次包揉后的大球。
 
20.jpg
 
将这个球拆开,撕碎,放进铁锅烘干。均匀地摊在竹匾内。放进烘烤箱。
 
20.jpg
 
电气化的烘焙箱,这是制茶的最后一道工序。
 
 
28.jpg
 
一片绿茵茵的茶叶,变成了一粒粒香远益清的铁观音。
 
 
28.jpg
 
装袋。
 
28.jpg
 
剑斗镇,早晨六点,短短百米的茶叶收购一条街,我们的客车整整走了40分钟。
街道被茶民的摩托堵得风雨不透。
 
28.jpg
 
公路、铁路、航空,铁观音被日夜兼程地送往大城市。
灯红酒绿的大街,富丽堂皇的茶行,一片翠绿的叶子身价百倍。
无数戴金边眼镜的先生太太凭着口水和手腕,赚的钵满盆溢。
无数优雅的绅士小姐,品茗、看报、听音乐。
出身山林乡野的小叶子完全地脱胎换骨。
再也和汗水无关,再也和泥土无关,再也和辛苦劳作无作。
成了不折不扣的贵族。
想起了古人一首和茶叶无关的诗: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峪里小学
后一篇:FM92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