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著名典芭蕾舞音乐 --《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2011-09-30 14:40:04)
标签:

斯瓦尼尔达

玛祖

楷体

gb2312

查尔达什舞曲

文化

分类: 西洋古典音乐

 

世界著名典芭蕾舞音乐 <wbr>--《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世界著名典芭蕾舞音乐 <wbr>--《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世界著名古典芭蕾舞音乐
  芭蕾是一种优雅而轻盈的舞蹈,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创作,结合了音乐、舞蹈、舞台、灯光、服装等多方面的艺术形式。随着芭蕾舞的发展,尤其自从号称“古典芭蕾音乐之父”的德里布创作《葛佩莉亚》以来,音乐在芭蕾艺术中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19世纪以来众多伟大的音乐家应邀为芭蕾舞剧创作音乐,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柴科夫斯基的三大芭蕾音乐《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进入二十世纪后,产生了许多重要的芭蕾音乐作品,像是拉威尔的《波莱罗》、《达芙尼斯与克洛埃》、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火鸟》……等等、等等,另外美国的作曲家科普兰及伯恩斯坦亦谱写了《阿巴拉契亚之春》和《西城故事》等美国风格的作品。随着芭蕾舞剧的声名日隆,芭蕾音乐亦被带到全球各地。除了传统的芭蕾舞曲外,有很多并非为芭蕾谱写的古典音乐,也被编舞家用于配乐,像肖邦的《仙女们》、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协奏曲、交响曲和小夜曲、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等都出现于芭蕾舞台上。芭蕾舞与芭蕾音乐曾风靡一时,以至于,某些歌剧作品中也要加入一些芭蕾音乐。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17世纪在法国宫廷成型。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著名典芭蕾舞音乐: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世界著名典芭蕾舞音乐 <wbr>--《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1.德里布-葛佩莉亚—第一幕-查尔达什舞曲
  查尔达什,是19世纪中叶的一种匈牙利民间舞蹈。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叫“拉绍”,意思是缓慢,2/4或4/8拍子,它主要是男子独舞时出场的音乐;后半部分叫“弗里斯”,意思是新鲜,2/4拍,这一段舞曲节奏鲜明,速度迅疾而气氛热烈,它用来伴奏男女双人舞。
  查尔达什舞曲被许多作曲家运用于不同形式的乐曲中,如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就用到了这一舞蹈素材;《葛蓓莉娅》里的这一段《查尔达什舞曲》也很有名。

 

 

   这首查尔达什不仅优美、动听,而且是查尔达什舞曲首次用于芭蕾音乐。

2.德里布-葛蓓莉亚—第一幕-圆舞曲
  开场后的圆舞曲。十分优美、动听,是一首十分著名的圆舞曲。

 

 

 3.德里布-葛佩莉亚—前奏与玛祖卡
  玛祖卡起源于波兰中部玛佐夫舍地区,其名也很可能来源于该地名。18世纪后,玛祖卡舞风靡全欧洲,成为各国宫廷和上层社会舞会中常见的一种舞蹈。玛祖卡是一种男女集体舞,由男舞者占据主导地位,决定舞步种类、轻重和速度,而女舞者则以轻快的舞步围绕男舞者。玛祖卡主要的舞步以滑步、脚跟碰击、双人旋转和男舞者单腿脆地,女舞者绕行为主,舞步比较复杂。
  玛祖卡音乐类似于华尔兹,为3/4拍,但常在第二拍予以加重。著名作曲家如肖邦、格林卡、亚历山大·鲍罗丁、德彪西等均创作过大量的玛祖卡音乐。今日的波兰国歌就是一首玛祖卡舞曲。

舞剧音乐曲目及剧情:(共33首——包括前奏曲、间奏曲和八首吊钟庆典舞曲)

01.前奏曲,幻想曲风格,形成高潮后进入著名的玛祖卡舞曲。

第一幕
02.缓慢的圆舞曲(斯瓦尼尔达独舞)
03.场景(弗朗茨走到葛佩莉亚窗下,葛佩利乌斯为之上紧发条,葛佩莉亚站起来向弗朗茨打招呼。斯瓦尼尔达非常愤怒,质问他:“究竟爱女孩还是爱我?”)
04.玛祖卡舞曲。
05.场景(市长宣布次日为受赠的大钟主持庆典,当天结婚的人可以得到一笔赏金。)
06.麦穗叙事曲(市长劝斯瓦尼尔达与弗朗茨结婚,斯瓦尼尔达说出弗朗茨移情别恋,市长交给她一束能说出人秘密的麦穗。斯瓦尼尔达与弗朗茨的双人舞,斯瓦尼尔达告诉弗朗茨:“麦穗已经告诉我,你不再爱我。”)
07.斯拉夫民歌主题变奏曲(黑管独奏)。
08.查尔达什舞曲(表现广场男女欢舞的场面)。
09.场景重复(夜幕笼罩,人们纷纷回家)。
10.终曲(葛佩利乌斯出门,赶走年轻人时丢失钥匙。斯瓦尼尔达捡到钥匙,带女伴们进屋偷看。弗朗茨搬来梯子要往二楼爬。此时葛佩利乌斯回来发现门开了,赶紧进屋,弗朗茨趁机爬上二楼阳台。)

第二幕
11.间奏(幕启为葛佩利乌斯的工作间,摆满各种玩偶。)
12.场景(夜曲)(斯瓦尼尔达带女伴进屋,一少女碰到玩偶,玩偶动起来,众人大吃一惊。)
13.场景(斯瓦尼尔达见到葛佩莉亚仍在那里读书,她终于明白情敌只是一个玩偶。)
14.自动玩偶的音乐-场景(少女们逗弄玩偶,玩偶们开始跳舞。)
15.场景重复(葛佩利乌斯冲进来,把少女们赶走,斯瓦尼尔达藏在窗帘背后。)
16.场景(弗朗茨进屋,被葛佩利乌斯抓住,弗朗茨只好说出爱上他的女儿。葛佩利乌斯感到满意,答应让他会见葛佩莉亚,但要他先喝酒。)
17.饮酒歌和场景(弗朗茨喝了带安眠药的酒,倒头睡着。葛佩利乌斯拿出巫术书,打算摄取弗朗茨的灵魂,移到玩偶身上。斯瓦尼尔达穿上玩偶的衣服。)
18.场景(葛佩利乌斯施巫术。)
19.玩偶的圆舞曲(斯瓦尼尔达扮演的葛佩莉亚跳起舞来。)
20.场景。
21.波莱罗舞曲。
22.吉格舞曲。
23.终曲(葛佩利乌斯想抓住斯瓦尼尔达扮演的葛佩莉亚,但抓不住,反而到处乱毁东西。葛佩利乌斯才发现玩偶赤身躺在地上。斯瓦尼尔达趁机把原委告诉弗朗茨,两人推到玩偶,一起逃走,重归于好。)

第三幕
24.吊钟的进行曲(柱子上挂着受赠的大钟,弗朗茨与斯瓦尼尔达领取了赏金,葛佩利乌斯赶来要求赔偿,斯瓦尼尔达要把赏金给他,领主另给了他一笔钱。)
吊钟庆典舞曲(弗朗茨与斯瓦尼尔达跳)
25. a.时辰圆舞曲
26. b.黎明
27. c.祈祷
28. d.劳动舞(旋转)
29. e.乡村婚礼舞
30. f.不和与争吵
31. g.和平与祭祀舞(中提琴独奏)
32. h.加洛普舞曲
33. 终曲(村民全体合舞)

4.德里布的《西尔维亚》(Sylvia),又名《月光仙子》(MoonlightFairy)

    《西尔维亚》的剧情取材于希腊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兼女猎神狄安娜的故事,音乐富有幻想性。薄透透恍若蝉翼抖动般的弦乐,轻盈飘忽的长笛,光影闪烁的铃铛和三角铁,这种种都制造出缕缕仙气,时而虚幻、渺茫,时而浓郁、深重。
 世界著名典芭蕾舞音乐 <wbr>--《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芭蕾舞剧《希尔维娅》故事梗概
  牧羊人阿曼达爱上了美丽的月光仙子希尔维娅,借着月光,他神往地注视着自己的心上人。林中嬉戏的女猎神们发现了他,希尔维娅异常恼怒。为了报复,她朝爱神雕像射了一箭。阿曼达为救护爱神中箭倒下。爱神也回敬一箭,既是惩罚,又是祝福。
  黎明到来,希尔维娅同猎神们一起飞回森林。但在一股情思的驱动下,她又折回到了阿曼达的尸体旁悲恸不已。这时,一直在暗中窥测的黑神奥立安趁机将希尔维娅虏走。
  农民们路经此地,发现了死去的牧羊人。老巫师不期而至,他用玫瑰花瓣救活了阿曼达,并指引他去寻找希尔维娅。巫师消失之际,爱神雕像放射出耀眼光辉,人们恍然大悟,是爱神在救助阿曼达。
  在黑神的洞穴里,希尔维娅千方百计地逃避奥立安的纠缠,正当她欲逃无门之际,爱神帮助了她。
  月神狄安娜庙宇前的广场上,诸神与民众在欢庆酒节。遍访情人而不遇的阿曼达,看到爱神护送希尔维娅乘舟而来,不禁欣喜若狂。奥立安赶来抢夺希尔维娅,阿曼达与之搏斗。希尔维娅请求主人月神的帮助,月神狄安娜一箭将奥立安射死;但她执意不允阿曼达与希尔维娅相爱。这时爱神遥指天空,天上再现了狄安娜与牧羊人恩迪来昂热恋的幻影——希尔维娅即是他们的女儿,这使月神领悟到爱情不可抗拒的力量,于是与爱神一道为年轻的情侣祝福。

  该剧最主要的成就在其音乐创作。作曲大师德里布赋予该舞剧以清新的旋律、生动的形象且具有交响性特色。难怪该剧的音乐得到同时代的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极力推崇,他认为“这是第一部音乐在其中不仅具有首要的,而且也具有独一无二的重大意义的舞剧。”更有意思的是,在法国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当年柴可夫斯基听了《西尔维亚》的音乐之后,曾说过:“早知道我就不写《天鹅湖》了。”


世界著名典芭蕾舞音乐 <wbr>--《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西尔维亚》剧照
  《西尔维亚》问世后百余年中,世界上许多编导大师和芭蕾舞团都上演过该剧。仅巴黎歌剧院就先后有两位编舞大师阿尔伯特·埃弗琳娜(1941年)和莱赛特·达尔松瓦尔(1979年)编排过,但都遵循着梅朗特首演版本的基本风格。
 

5..德里布-西尔维亚—第一幕-女猎神
  第一幕中,西尔维亚和众猎神林中嬉戏。

 

 

6..德里布-西尔维亚—间奏曲-慢板圆舞曲
  第一幕中,希尔维娅在被爱神之箭射中后,同猎神们一起飞回森林。但在一股情思的驱动下,她又折回到了阿曼达的尸体旁悲恸不已。

 

 

 7.德里布-西尔薇亚—第三幕-拨奏
  第三幕中,爱神护送希尔维娅来到月神狄安娜庙宇前的广场上,和阿曼达重新见到情人的一段抒情音乐。

 

 

世界著名典芭蕾舞音乐 <wbr>--《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世界著名典芭蕾舞音乐 <wbr>--《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作曲家简介:克莱芒·菲利贝·德里布(ClementPhilibetLeoDelibes,1836-1891)
  是让·菲力普·拉摩(JeanPhilippeRameau,1683-1764)去世之后出现的第一位法国著名芭蕾音乐作曲家,其间芭蕾音乐的艺术经历了一段被忽略的过渡期,而在当时一群优秀的歌剧作曲家当中,德里布能够写出完整的芭蕾音乐乐谱,不仅有活泼而容易记住的旋律,还有闪亮的管弦乐效果;另外他也写作歌剧,其中《拉克美》中的咏叹调〈钟之歌〉是家喻户晓的佳作。
  德里布在巴黎音乐学院里跟随亚当学习作曲。1853年他成为抒情剧院的伴奏者,十年后到了声望最高的巴黎歌剧院担任同样职位,1855年创造第一部轻歌剧《两个木炭币》。1870、80年德里布在剧院音乐作曲上的表现相当成功,让他在1881年于巴黎音乐学院担任教授一职,1884年成为法国音乐学会的会员。在德里布的青年时期,法国乐界并未将器乐作品的音乐价值摆在适当的位子上,所以他将作曲的重心放在由奥芬巴哈所塑造轻松愉快的轻歌剧与笑闹剧,他的第一出大型芭蕾作品《泉水》是与波兰作曲家合作于1866年写成,这出作品的成功让他有机会受委托写出在他一生中最高水平的芭蕾舞曲作品:根据霍夫曼的故事编成的《葛蓓莉娅》、以神话故事所写的《西尔薇亚》。前者到目前还是经常演出,而这两出各九十分钟左右、优雅而轻快的作品也有改编成音乐会组曲的形式,在音乐厅演出。这些作品有其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因为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曲的构思与作曲手法,很多就是承袭这两出作品而来。
  同时,德里布也在磨练写作歌剧的技巧,在几出歌剧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喜歌剧《国王如是说》与严肃而有异风国味的《拉克美》。至于宗教音乐与歌曲集的创作也是偶一为之,不过现今大多被打入冷宫。

 

世界著名芭蕾舞音乐: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演奏:国家爱乐乐团(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理查德·波宁吉(Richard Bonynge)
来源:芭蕾大师杰作(Ballet Masterpieces
 

专辑曲目:

28.葛佩莉亚—第一幕-查尔达什舞曲(德里布)

29.葛佩莉亚—第一幕-圆舞曲(德里布)

30.葛佩莉亚—前奏与玛祖卡(德里布)

31.西尔维亚—第一幕-女猎神(德里布)

32.西尔维亚—间奏曲-慢板圆舞曲(德里布)

33.西尔维亚—第三幕-拨奏(德里布)

 

 

 世界著名典芭蕾舞音乐 <wbr>--《葛佩莉亚、西尔维娅选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