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与用
(2016-08-18 17:27:06)
为什么说“体”“用”
体用这种思想的起源,就是中国人看到任何事物,要问他的功用。而“体”的内涵是通过“用”的表现得到的。
我们再举个例子:一个菜刀,一般是用来切菜用的,但如果有一天,有人拿他杀了人,那这把菜刀的用变了,就成了杀人工具,呈于法庭。这就是一体,可以多用。
再如,你去一家公司应聘,HR问,你会干什么?你回答会干文字编辑,会做PPT之类,这就是你为这家公司提供“用”,而你本人呢,会的东西多下了,还会做饭,但这一点你不会提及。这个例子是说,一体有多用,或者,“用”有时是无法穷尽“体”的全部内涵。
总结起来体用呈现三种关系:
1、体无定用,体全而用缺。除上面的例子能说明体全而用缺外,我们还有以下例证。
天有四季为体,人用之为三,因为冬天水冰地坼,农事不用,在家休息。地有四方为体,人用之也为三,因人站立只能观其三个方向,后面永远看不到。现在我们一星期七天为体,只工作五天为用。一天24小时,需要8小时间睡眠。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体用之例。
2、体静用动说。就是“体”一般是静态的,而“用”是动态的。还说企业招聘员工,如果这个员工不去打字,老板是不知道他还会打字,这个“用”体现不出来。意思是他只有干了这件事,动了,才体现他的这个作用。比如,要出拳打人,必须自己的身体要安稳,身体是体,拳就是用。鸟以翼为体,飞为用也是动静关系的意思,翼本静,动则要飞,要用的意思。眼目为体,视为用,睁眼可视,闭目休息则不可视,动静之不同。
3、体阴而用阳说。万物以阳用事,阳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但用阳者,多数体为阴,也就是说,没有体之阴,很难用到阳。这个思想就很开脑洞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两大圣人孔子与老子,他们都共同缔造我们的传统文化,你有没有想到,他们俩的主张居然是相反的。孔子感悟天地之道,提出阳尊而阴卑,尊长、尊父、尊君,提出纲常伦理,父子、夫妇、君臣之礼出于这种思想。而老子却完全相反,尊阴而贬阳,水是至阴之物,说“上善若水”,又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耻为天下式”。
大家想一想哪个更有道理呢?开大家脑洞!用体用思想解释就一点不矛盾了。以阴为体,阳为用,就是以老子之阴为体,以孔子之阳为用。
这一点我们从十干理论中可以得到证明。看命多了会发现,癸水日主的命格贵者多,而甲木日主的命格贵格者少。十干以甲为贵,以癸为贱。为何会有这种情况?用体用之说可以得到完美解释。癸者至阴,可用之字多,可以用甲,用戊。甲者至阳,可用之字少,许多字都是它不喜欢的。所以难成贵格。所以,中国人会说:谦受益而满招损。而为了谦称,将我称为“己”,己者包含两层含义,处中而不偏不倚,又处低处之阴,追求甲之阳。甲与己合也。
再举一个通俗例子,比如我说一个字“马”,大家会想到一个特定动物。但马这个字可是有不同内涵的。我将马定配一个“河”,配一个“海”,成河马和海马,这个东西是不是变了。同样的道理,干支要取一个确定的“象”,需要在多种配置关系中找到一个确切的事物。
体用思想最后要解决的问题是“象”的问题,中医发展为藏象学,术数学更是离不开“象”,“象”是本体转化为功用的一个模式。我们已经开始深入干支命理的核心思想,后边的课程将越来越有难度。希望大家用心领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