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管肠胃,阳明主降浊,浊不降则邪气踞于中,生热生秽,故便结多与阳明有关。《伤寒论》针对这一类病症,有祥细的辨证论治。最为常见的是阳明腑实症之急腹症,证见大便不通,几日未行,腹部痞满而硬实,或痛疼不能重压,伴发热汗出或发潮热手足出汗,不恶寒,反恶热,严重者可能说胡话,脉弦、紧、沉、迟,宜承气汤下之。根据轻重缓急的不同,承气类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以通便为主,调胃承气汤以泄热为主,大承气汤既泄热,又通便。
如果便结同时伴有胸协痛满不适,或有呕而发热等柴胡证,或阳明与少阳合病,里实已成表证又未解,可选用大柴胡汤。(麻痹性肠梗阻,可选用此方)
如果病人长期性大便秘结,而又小便短数,又没有其他症状,《伤寒论》称之谓“脾约”,用麻子仁丸。
如果是明显热症,上有出血(吐血、衄血、咳血)下有便秘,伴有头痛、面热赤红、胸闷不安,可选用三黄泄心汤。
如果病人体质有明显寒症性的便结,上有虚火,兼精神萎靡,汗出恶寒,手足冷,便结而腹痛拒按,可选用大黄附子汤,或温脾汤(温脾汤出自《千金要方》)。
如果是湿热中阻的大便不通,证见身重疼痛、恶心纳呆、渴不欲饮,可选用三仁汤(此方出自《温病条例》)。
最后,对于老年人常见的习惯性便结,不宜使用下法,现代常用开塞路通便,《伤寒论》提供很好的方法,用蜜煎方导便。将蜂蜜加热做成小指头粗,一头尖的小棒形若干个,用于导便,其效果远远好于开塞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