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在用天干地支纪日时,就表明,时间的概念在上古时期,已经被认为是有差别的,他们还为这种差别找到度量的方法,那就是干支历法。
干支纪日,甲骨文时代就有了。那时文字还没有完全成型,中国古代的圣人就将日的轮回用六十甲子来表示。也许有人会问,是谁定的甲子?又有什么依据?这真是一个永恒的谜,因为任何观测都无法区分每一日时间的这种差别,而为何选定天干十,地支十二组合成的六十甲子周期,更是谜中之谜。
还有令人不解的是,干支是先有纪日,后有纪月,直到东汉才用它纪年,那如果是古代历法起于观测,首先制定出来的应是干支纪月对合理。对于这些疑问的解释,同神奇而难解的《易经》、《黄帝内经》一样,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圣人之杰作。
我们现在拥有一个完整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系统。它的哲学意义于在,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每一时都不相同,时间在这里不仅仅单向流逝,而且有特别的意义。这种时间的差别是什么?古人告诉我们,是一种“象”的差别,“象”有点如现代科学常用的“维”,它实在是太难让常人理解,以至于,我要解释清楚它,差不多需要我一生的努力。就如同中医中的阴阳概念,一个中医师要给一个外行讲清楚,也差不多要教会这个外行中医才行,因为没有感同深受就很难理解。
我这里先不去解释这种时间“象”的差别包含什么内涵,需要探讨的是,这种“时间”的差别带来什么对世界认识的新启示?
中国哲学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天是什么?为什么讲人要与天合?许多人以为,“天”仅仅是个空泛的概念,无有所指,我不以为然,古人认为的天,是一个确切的、存在的、且可以让我们有所体会的真实的东西。当春天到来,万物在大地复苏的时候,这就是天的力量对大地的作用;当秋天到来,草木凋零的时候,你看看片片的落叶,这难道不是“天”给你显示它神奇的自然之力么?
斗转星移,生长收藏,周而复始,万物靡常,周流不殆,古人认为,世界一切运转都源于“天”(所谓天,我们现在看来就是太阳、地球、月亮三星体的运动)。圣人正是为了描述“天”的运动方式,发明了干支,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发明!要比近古时期的四大发明伟大的多!可惜的是,没有多少人理解,想到此,我不禁为此伤感万分!
让我再引申开来讲,古人认定万物的运行都是因为“天”的原因,如果这种观点仅仅是观点,没有可验证性,这就如同信仰上帝一样,因为基督教也认为,宇宙万物产生与运行都是因为“上帝”,那“天”就等于“上帝”了,不能用人类理性的方法去追问,那就归于一种宗教,也不必要我们在这里探讨了。
中国的圣人伟大之处在于,“天”的运行用干支描述之后,他们还用一整套方法,让你验证,“天”是如何,用何种“力”,何种方式作用于万物,使你完全有能力达到预知事物未来发展走势的目的。当你掌握这种方法之后,你的感受会是什么?除了激动之余,就是对圣人无限的敬仰及对这个神奇世界深深的思索。
你插上了圣人给你“时间”的翅膀,可以在过去与未来的时空中翱翔。
在古代圣人的心中,我们的世界究竟是如何运行着的?“天”是以何种力与万物作用,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