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古希腊哲人泰勒斯说:“世界的本源是水”之后,关于本源的问题的争论,在西方就从事没有停止过。哲学上本源的问题,唯心、唯物问题实在与我们无关,那些无聊的争论不涉及我们的心灵。可是,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灵魂时,有一个问题你不能回避,那就是为你的生命寻找意义,或者说,你的精神有无家园。
西方的智者们,哲人们,除了无休止的争论外,没有为人类的精神找到合适的家园,所以西方人只好求助于宗教。然而,宗教的争论以至战争,何时又曾停止过呢?可是,在古代中国,先哲们从来没有为“世界本源”诸如此类的问题争论过,更没有象样的宗教形成,更没有可怕的教派战争。这是为什么?我的解释是,因为中国有圣人,圣人智慧实在是太高了,他的教化与启示无人可以超越,以致于后世中国的智者们,不必再争论什么。是什么东西可以做到让所有人都信奉与追求呢?一个字“道”。
我们先听听先哲们是怎么评价“道”的,老子著五千言的《道德经》,无一篇不讲道如何如何,可又无一篇讲明白“道”究竟是什么;孔子也一样推崇“道”,言:“早闻道,夕死可足矣”;《易》系辞讲:“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诸多评说,都在说“道”如何如何高妙而神圣,可以让人付出毕生的精力去悟道、求道,他们要悟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呢?“道”又是什么?老子说,道我知道,但是我说不清楚,我要能说出的,都不是真正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到这里,有人会奇怪,一个道字,怎么会说不清楚呢?是不是古人不够真诚,搞一些莫明其妙的东西故弄玄虚?当然不是,我认为有两方而面的原因导致“道”无法表述,一是语言文字的限止,也就是概念的问题,即没有合适的概念可以用以表述他的对道理解;这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境界问题,你的智慧没有达到足够的层次,真的无法理会。
有人可能不信我的话,认为他的智慧很高,可以读到博士,只要能说出来,他就可以理解。我举一个浅显的例子,中医大家都知道,中医医生诊断一个病人说,他肾阳虚,如果一个西医大夫听了这话就不高兴了,会问:肾哪里有阳,哪里有阴?中医大夫这下儍了,因为他确实没办法拿出阴与阳这样的观测报告,你说他们俩人怎么交流?西医会说中医一派胡言。当中医将病人的病治好后,假若那个西医比较好学,还来请教中医大夫关于什么是肾阳与肾阴的问题时,中医大夫又傻了,因为对方没有足够的知识与境界,累死也讲不明白。
“道”的问题就是这样。只有有过切身体会,才可能有所感情。我不期望能给大家说得清楚“道”是什么,但我可以说说我心中的“道”是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