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徽蒋林
安徽蒋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66
  • 关注人气:1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琐忆(之四)

(2018-02-26 08:04:55)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散文随笔
琐忆(之四)


四十一、往东飞
到纽约去。从西海岸到东海岸,横跨的是美国大陆。万米高空之上,我知道,需要飞跃下面的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脉。这几个地理名词,其实正是美国大陆的主要构成。空气澄明,下面的山脉积雪清晰可见,广阔的农田,被修理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好看极了。
四十二、肯尼迪
国际机场用的是遇刺总统肯尼迪的名号,是为了纪念。机场有捷运,不用出航空楼,直接乘坐轨道交通,可以抵达纽约地铁。刚才还在天上,转眼就到了地下。再转眼,出了地铁,哈,咱是不是回国了?
四十三、法拉盛
纽约的唐人街在法拉盛区。唐人街不是一条街,而是一个区。在洛杉矶见识过,但到了纽约,才知道这里唐人街的厉害。你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湘菜馆、饺子店……居然还有新华书店!到处都是你的同胞、你的街景、你的文字;你会错觉是在市里或省城的某一个街角,你甚至还以为转过这个街角就会遇到西门大街的某位故交。你错拿客场当主场了。说那位著名的凤姐就在这里的某个美甲店里,就疑惑:世界果真很小吗?
四十四、地球仪
从法拉盛到曼哈顿的地铁,有时会升出地面。就远远地看到地平线上有一个巨大的金属地球仪。一查才知道,那是一九六四年美国世博会的场地。这个镂空的不锈钢球体,高42点6米,重约90万磅,是当时的世界之最。四十多年过去了,地球另一边的中国上海也主办过世博会,而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如今也被当做永久性地标保存了下来,与这个当年的旷世之作遥相呼应。世事变幻,想来,那些杰出的建筑在岁月里缄口不语,但呈现给世人的,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吧。
四十五、自由岛
从曼哈顿轮渡到自由岛,去看自由女神雕像。 雕像净高46米,加上混凝土基座为93米,重225吨,从内部电梯上到头部,大约有十二层楼高。雕像冠上的七道尖芒象征着七大洲,右手擎火炬,左手持《独立宣言》,脚下是一堆打碎的镣铐。雕像的基座上镌刻着美国诗人艾玛.娜莎罗其的诗句:“让那些因为渴望呼吸到自由空气,而历经长途跋涉也已疲惫不堪,身无分文的人们,相互依偎着投入我的怀抱吧!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庄严的雕像配上温暖的诗句,哎呀、哎呀、哎呀。
四十六、坐电梯
坐的是通往帝国大厦顶层的电梯。大约每四、五秒就升了十层,八十层,稳稳地就到了。开电梯的老黑人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对我们笑,我们也笑了——是的,有点耳鸣。坐东方明珠塔电梯和张家界百龙电梯时,也曾有过异样的感受。上升得太快,总有不适感。不仅是坐电梯。
四十七、四下看
帝国大厦的天台在电影上见过,《北京遇上西雅图》里,吴秀波和汤唯就是在此重逢的。在天台上转圈看,纽约尽收眼底。不远处的世贸中心一号大楼已经重建封顶,高于视平线;这样,帝国大厦又退居纽约第二高楼的位置。曼哈顿区的摩天大楼非常密集,原来,这块区域的地质构造非常稳定——有电视节目介绍,说曼哈顿区的地下恰好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岩石,摩天大楼把基础“栽”下去,跟本不用担心下沉或位移的问题。但修地铁是不是就很麻烦了呢?在岩石里打洞、开隧道,应该难度很大吧?
四十八、集中看
那里不是哥伦比亚大学就是纽约大学吧?那里是布鲁克林大桥吧?那里是联合国总部吧?那里是华尔街吧?那里是纽约港吧?那里是中央公园吧?那里一定是原世贸中心的位置;纽约的伤口就在那里!
四十九、博物馆
女人们去第五大道购物了,我们去博物馆,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这里的古生物和人类学的收藏是世界之最。太大、太庞杂、太丰富了,我只能用巨大的和微小的两类来记忆。巨大的:大象标本、恐龙骨架、蓝鲸模型、太空陨石、红杉树切片、哈勃望远镜拍的巨幅照片……微小的:各种生物的“婴幼儿时期”、各种矿物、宝石和水晶体、地球上各个大陆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庞杂物品……,等等等等;甚至,还有一条中国舞龙!半天时间,走马观花人类的过往,实在是潦草。至于馆藏的几十万册图书,以及不计其数的影片、图片、手稿等,此番是无缘参观了。就想:在有这样一座博物馆的城市里生活,是有福的。
五十、去坐坐
从博物馆出来,路那边就是中央公园。在帝国大厦楼顶看这块长方形的绿地,不觉其大;但一脚踏入,立刻就有深陷森林的感觉了。因为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就不去边边角角地探索了,随便找个椅子,坐下来,换换肺气。那些人在草地上游戏、说话、喝饮料,那些人在林荫道踱步或慢跑,那些人在光线里愣呆、半天才动一下眼珠子……这些人都在享受最快的城市中最慢的时光。小松鼠在脚边停下,立起身子朝我看,我说,看什么看?没见过外国人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琐忆(之三)
后一篇:琐忆(之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