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注脚之十三:路上(之一)
(2017-12-06 08:08:56)
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散文随笔 |
路上(之一)
二十年前的西门大街,上午下午的放学路上,总能看到一老一小牵手走路
书包在老的肩上,小的手里嘴里必有零食。
老的是抗战出身的伤残军人,小的读一、二年级吧。
老的揉揉小的脑袋,说:忙了半天,累了吧?
小的捏捏老的大手,说:不累。就是饿了。
老的拿出从家带的,又说:先垫一垫,路上再买。
小的很乖巧,说:嗯!
有人招呼:蒋老,接孙子放学呢?
蒋老说:哎,接放学、接放学。
邻居招呼:老干部,每天都接,累不累嘇?
老干部说:累?快活还来不及呢!
又有人招呼:蒋老头,不来小店坐坐?我又进了新玩具,给你家大头孙子看看。
蒋老头说:好,看看。
刚出来,旁边小店招呼:老人家,给孙子买点什么吃的呀?
老人家说:还是老一套吧,他怪喜欢吃的。
碰到好久没见的熟人,人家问:呦,老蒋,这是你孙子?
老蒋说:是的呢、是的呢。都上小学了。来,喊爷爷好。
熟人说:哎好好,好乖。时间过得真快,就觉得喝你儿子的喜酒,没多长时间呀,一转眼,孙子都这么大了。
老蒋说:就是的,真快哦,我们不就是硬叫他给撵老了的么!
熟人说:来,爷爷身上钱没带多,给你一百块钱,算是见面礼。
老蒋说:不要不要,心意领了,不用破费了。他老子要是知道了,还不凶我?
熟人说:嗨,老蒋你见外了。小宝贝叫什么名字呢?
老蒋说:叫蒋陈凡夫,他老子日怪,给起的四个字,到派出所上户口,费了好大劲,到学校报名,惹了好多
熟人说:四个字好、四个字好,国家不是提倡么,说四个字的名字,不容易重名的。
老蒋说:不是什么唦,全国就这一个名字。不过我和他奶奶不喊四个字,杠嘴、硌牙,我们就叫他小凡凡。
熟人说:再见、再见,老蒋,你享福喽!
老蒋说:托福、托福,你也享福了。有空来我家玩啊?
就这样,几乎每天都这样。走着、吃着、说着、玩着,这一老一小,从建设小学过了糖酒公司、过了李木匠家、过了陈家诊所、过了酱油厂、过了汉子水子家巷子、过了南巡宾馆、过了公安局、过了党校、过了老针织厂巷子、过了印刷厂、过了烟草公司宿舍,就到了这一老一小居住的校园门口啦。
二十年过去了。
如今,那个一路被称为蒋老、老干部、蒋老头、老人家、老蒋的老人,走进了相片。那个读小学一二年
走得很远,但还在路上走。今天,他满二十七周岁了。
儿子,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