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念之助他集报,赠我欢喜

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散文随笔 |
一事一念之助他集报,赠我欢喜
张平,初次联系,是我在单位接到他打来的电话;那时,知道他是全椒县中医院的医生。
他是全椒的医生,我是定远的教师,我们素昧平生,他打电话找我干什么呢?电话中说的是集报的事情。
我将此前所出的几期,都抽了样报给张平寄去了。张平好像也回信表达了谢意。
这之后,多年没有联系。
多年后,见面了。在滁州市的一次文学活动中,全椒代表的名单里有张平的名字,我事先也见到了,心想,哪里会有这么巧的事情:收集报纸的张医生还是个作家?报到后,入住房间,不一会儿,有人敲门:蒋老师住这里吗?我说是的是的,请进请进。让进门来,是个笑嘻嘻的小老弟。“你是蒋林蒋老师吧?我是张平”。“你就是那个张平?”“是啊是啊,我就是那个张平!”哎呀,还真有这么巧的事,想着不一定是他,却果然是他,难道可以套用一个俏皮话的模式说:不喜欢收集报纸的医生不是个好作家?
张平不仅喜欢集报,还喜欢文学创作,有意思。由集报而成为文友,想想更有意思。
没想到,又几年后,张平居然成了全椒县作家协会主席!
县级作协主席本不是多么重要的位置,但在全椒就不一样了。全椒文脉深厚,文风浓郁,自古至今杰出文人辈出,古籍著述颇丰,又有吴敬梓这样的文学大师、憨山大师这样的佛教大德驰名中外,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做一名地方上的文学界头领,就需要一定的重量了。据全椒文友私下聊天时说,张平这个人随和、平淡,与大家相处愿意做服务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地方上文艺团体的头头最重要的品质。文人容易相轻,而不争风头、姿态向下,才能赢得众人信任。张平大约是做到了,所有才有这些年全椒文学逐渐弄出的风生水起。
前几天,市文联组织“再出发”百名文艺家下基层采风活动,定的点是全椒县。自然又见到张平了。张主席忙前忙后的,没来及多说几句话,打个招呼,心领神会了。全椒的文化景物很多,加上农业和工业的亮点闪闪烁烁,脑子里一下灌了许多,来不及消化,也来不及关注身边的记者和摄影爱好者的闪光灯,啪啪啪的热闹劲十足。临别,张平对我说,我给你抓拍了一张照片,你看看。我一看,哎呀,好!我说发给我,我真的很喜欢。张平把照片发给我了,还配了我的诗句。我在QQ里回复说:谢谢张平老弟!照片非常精彩,是我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个人照。有机会我真的会把它用到出版物里的。谢谢!
当初我曾助他集报,如今他也赠我欢喜。缘分呐。
原来,这个张医生业余喜欢收集报纸,医务工作的后面,还是个收藏家。而我,当时在教学之余,也有爱好,爱好文学,在学校不仅成立了诗社,还办了校报——这份不起眼的校报,引起了张平的注意,才电话联系,希望收藏。
前一篇:一事一念之寂寞的广玉兰盛开在郊外
后一篇:走全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