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描方洪

(2009-10-26 08:53:48)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散文随笔

白描方洪

 

 

    他的书友说:印象中江淮才郎如方洪般高大威猛者少。

    方洪的确生长得颇有气势——少时习武、从军,助长了本已出格的身体;成人后幸受造化,为书艺熏陶,养得一腔澎湃之气。如此有内有外,神形俱佳的人,往常年蛰居书斋伏案研墨的小生面前一站,自然显得壮观,叫人仰视。

    不过,方洪外形虽然醒目,儒雅的气质却氤氲于形体。眉目多有善意,唇齿少生恶语;与熟人路遇,玩笑如下酒的熟菜,吧嗒吧嗒,转身离去时必有一番开心尾随;与生人缘聚,也会寒暄交流,力避生涩,倾听与问询的姿态不像一个有成就的人。

    现在有成就的人大多牛逼哄哄的,用我们家乡话说:你吓(he)哪个呢!

    方洪不希望自己吓哪个,于是活得就自在,就洒脱。清人赵之谦有诗句:方宅十余亩,洪柯百万寻。恰巧藏头嵌了方洪的姓名。这的确是巧事,仿佛赵先生早早就知道日后必有一方家后生有所出息似的。且说这方宅十余亩,陶渊明《归园田居》有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白居易《池上篇》也有“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陶白赵三老说的这十亩之方宅,是理想化隐逸生活的具体物质,是比较宽裕的田园住宅;而方洪书写此联一是借巧得趣,二来,也是一种自嘲和超然。真正的方宅十分逼仄,楼上楼下不足四十平米,多几只脚就站出了拥挤,仅能睡人而已;方夫人开了一间文化用品小店,分里外间,里间就成了方家平常的厨房(方夫人也是以隶书见长的书家,这里不表);方洪的书房在哪?在他老父老母的家里!方洪在父母家的阁楼上占了几个平方,研习线条,算是一个未流浪、落了脚的书家了。呵呵,“方宅”十余亩,埋汰人呢!但是这三窟式的生活,一点也没埋没和消磨方洪的情趣,寄情于瘦竹、丑石、破砖、烂瓦,方洪把自己活出了一派前朝遗风,这在当今灯红酒绿物欲横流之下,其清雅之气岂不令人艳羡。方洪知道做一个书家的不易,也知道做人在于简单的道理,于是在安徽定远,就活出了风范和气度。

    说两件事。其一,方洪供职于县医院宣传科,本职工作与书法艺术不太搭界。工作之余,天南海北行万里路,参观交流,开阔视野,提高书艺,是他喜欢做的事情。但是这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单位领导爱才,说,你搞书法,也是单位宣传用得上的,出门的费用可以报销一些。这是好事啊,可是方洪却绝不做这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取巧之事!领导调动工作了,方洪写了一幅作品,送给他,说:谢谢你支持我,谢谢你!

其二,县里有富人向风雅靠近,收藏了好些字画,得意之余请方洪鉴赏。想你方洪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也是上过场面和台面的人,多少应该是会说些当今大家都会说的话啊。可是不,他不会,他幼稚得像个低年级的小学生,上去就是一番“鉴别”:这是假的,这也是假的,这些都是假的!富人风雅扫地,心情可想而之。你看看你看看,干嘛叫人家不快活!都说你们书法家整天浸泡在无比含蓄的墨水之中,怎么在世俗生活里表现得那么清澈单纯呢?

方洪,你能够永远这么单纯和清澈吗?

    方洪长于汉隶。我读他的字,常见苍劲笔法、苍润墨色,觉得已得汉人真趣。近来,我从他贴在博客上的作品里读到了苍凉!心里真是生了感触:这方洪在意境上又有了提升,莫非哪路神灵的格外眷顾?想想也是,方洪读书写字坐得稳屁股,定得住心神,入世出俗,凡中见奇,运笔挥毫之间不弄出一点奇崛——才怪呢。

    春节前,如果你在乡间遇到一个义务写春联的大个子,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人就是方洪。

    这人肯定还穿着过时的皮衣、留着狼毫般长发为耳朵护暖吧?对,就是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