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百元的后面是百万

(2008-06-30 02:26:41)
标签:

古玩

捡漏

秘笈

李臣

瓷器

收藏

文化

二百元的后面是百万

还是1996年冬季的一个周六早晨,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地摊上,北京西郊的一个农民,把自己从农户里收上来的古旧物品、瓷器、小玉件,还有过去女人的三寸小鞋等一堆东西摆在地上摊位里卖。冷眼一看他这些东西没一件可取的,因此从早晨4点半钟市场大门拉开,他随人流车流进来,摆上货已有两个多小时了,一件东西也没卖出去。

就在这时,山东青岛开店的贺老板在他摊前停下了脚步,弯腰拿起了一个白色瓷瓶,这瓶周身粘满了黄土,还不易弄掉,显然是入过土,又出土的。口沿缺了一小块,并有一条长冲延伸到瓶的下部,接近底足,看样子是出土时碰坏的。

二百元的后面是百万

对于这件瓷瓶,不论谁都不会否认它是件老器,但真能看懂它的人却寥寥无几,没有几个。尽管贺老板从事古瓷买卖已有十多年了,经常跑北京,但对这种东西还是第一次见到。别说贺老板,就是那些专家学者,也只是在资料上看到过图片而已。

一般人都会把它视为清康雍的白釉梅瓶,高看它最多也不过是明嘉万时期的。

贺老板就是这样看的,认为它是清三代的东西,就顺口问农民摊主卖多少钱,得到的回答是200元,贺老板还价150元,农民摊主更干脆,少200元不卖。就这样,贺老板一点没犹豫就放下东西,赶紧又去了别的摊位上看。

就在贺老板站在那农民摊前拿着这件白釉瓶的时候,天津开店的小白注意了这件东西,但他没做声,只是在另一个摊位前远远地注视着。

当贺老板把白釉瓶放回了原处,离开这摊位的时候,小白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了这个摊前,迅速拿起了白釉瓶。

小白是搞古玩的世家,父亲是天津城里玩瓷赏瓷高手。小白从小跟着父亲从事古瓷经营,鉴赏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小白对类似这件白釉瓶一类稀有品种也是一看一个准。白釉瓶还在贺老板手上的时候,小白离远处就看出了这件器物可能是明早期的,等他上了手,再认真过眼时,就更肯定了自己的这一判断。

他看到手中的白釉瓶,釉质洁白,温润似玉,肥厚如脂,釉面平整晶莹,器物的棱角处微显胎骨。足的边沿釉面截削整齐。整个器物迎光透视,胎釉呈现肉红色,这是明显的永乐甜白釉器物的特征,是明中期晚期白釉瓷、清代白釉瓷不具备的特征。

小白惊喜地拿着这个白釉瓶,心想多少钱也得把它买下来,因为他已确认这是件稀世难得的明永乐甜白釉官窑梅瓶。他看到瓶的口沿到其颈部还写有“内府”二字,透过泥土隐约可见。

一问价,得到的答复仍然是少两百元不卖。小白二话没说,马上付给农民摊主两百元,拿上了这件梅瓶欣然离开了潘家园地摊市场,乘中午的火车返回了天津。

这种梅瓶,在耿宝昌老先生所著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第22页上就有阐述:“内府白釉梅瓶——盖上饰以青花折枝花果,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此类梅瓶极为罕见,早年仅于北京地区出土两件,约在一九三○年左右流散到了国外,现由日本安宅博物馆收藏。”

小白以两百元买了件永乐甜白梅瓶的消息,很快在京津古玩行里传开,很多人为之惊叹,说真是件好东西,是捡了个大漏。

说漏随时都可能有,如果没有眼力或眼力不到,即或被你碰上,也会错过,拱手让给别人,让给有眼力的人。这里谈到的这件梅瓶之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后来听知情人说,这件梅瓶几经转手,最后被卖到一百多万元的价位。

在古玩收藏越来越热的今天还有漏可捡吗?什么地方还能捡到漏?这捡漏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7月1日19:35,BTV—3《秘境观察》邀请著名古瓷收藏家李臣,为您讲述一个民间收藏家的捡漏秘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