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不冤袁崇焕

(2007-11-04 22:20:53)
标签:

阿龙

李宝臣

袁崇焕

千古奇冤

解密历史

皇帝权力

千古不冤袁崇焕

公元1630年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急召回京,等待他的不是王朝的嘉奖,而是牢狱之灾。9个月后,袁崇焕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市米盗资”等十大罪状的罪名“磔”死。崇焕伏刑之惨情,令人毛骨悚然,据记载当时北京百姓都相信袁通敌,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后世传言,袁崇焕死于反间计。相传皇太极施反间计,捕捉两名明宫太监,然后故意让两人以为听见满清将军之间的耳语:“谓袁崇焕与满人有密约”,皇太极再放其中一名太监回京。崇祯皇帝为此中计,以为袁崇焕谋反。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日前,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臣做客BTV-3《科教观察》时,说出了袁崇焕之死的真正原因。

千古不冤袁崇焕

明朝的法律规定,督师只要丢城失地,一定是死罪,袁崇焕身为蓟辽督师,就必须为辽东失地负责。实际上,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接到城里以后也没有立刻被处死,而是在监狱里放了九个月,最后通过司法程序,议罪以后,才到西市被处斩的。而且明朝末年,跟他同时前后被杀的还有一个兵部尚书。因为什么?就是兵部尚书要对清军把北京给围了这个事件负责,怎么负责?就是要献出生命。此外,大家知道洪承畴,他作为那个蓟辽督师,最后兵败,被那个清朝人给所俘虏了,都传说是孝庄皇后出面,使了美人计,才使他投降了清军,实际上洪承畴非常明白,如果他做不到自杀的话,那么即使清朝人把他放回北京,他也没有生路,同样会被判处死刑,所以他才选择的投降。在明朝和清朝,这一制度被广泛应用,这方面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因此说,把袁崇焕的死简单的归结为崇祯中了反间计是不符合历史真相的。

皇帝想要处死一个官员也绝不是凭一些捕风捉影的谣言能办到的。事实上,皇帝要想处死一个官员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海瑞把皇帝气得直跺脚,却始终不会被处死的原因。那么为什么一国之君居然无法处死一个官员呢?难道皇帝的权力还不是最大的吗?11月6日19:40,BTV—3《科教观察》将为您揭开皇权的秘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