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秘境观察
秘境观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9,670
  • 关注人气:4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今天自虐了吗?

(2007-09-08 10:47:15)
标签:

生活记录

自虐

谈天说地

家庭

感悟随笔

休闲

健康

生活

婚姻

校园

两性

亲情友情

你今天自虐了吗?

 

裴女士自从和丈夫离婚后,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认为离婚过错完全在于自己,终日郁郁寡欢。一次她在做针线活时,无意中用针扎了自己一下,当时她感到这种感觉很美妙,让她觉得很舒服。于是每隔几天,她就用针扎自己。时间长了,她感到光扎针也不过瘾了,于是她就尝试着把第一根针埋到体内,她感觉针在自己体内的感觉比针刺更好,就这样,每隔五六天,她就把一根针埋到自己的体内,直到最后一根针扎到她的坐骨神经上,不能让她正常走路,她才到医院进行治疗。当时她的体内已经埋下了30多根针了。

   专家告诉我们,裴女士的这种行为是典型的自虐。 自虐行为表现特征有几点:①抗拒家庭、教师的指导,②由于害羞、失望而封闭自己,不愿参加群体活动,③缺乏责任感,不能同别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④抑郁、恐惧,情绪不稳定,自我攻击或逃避行为偏多。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虐呢?

 

    1.自虐有可能来自肛门期的冲突,也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施虐和受虐是精神分析理论中非常复杂的概念,至于为什么人会需要施虐和受虐,不是短篇文字可以说清楚的。

    所谓肛门期的冲突,简而言之:孩子长到3-4岁时已经可以控制大小便了,这种控制是人一生中,第一次体验到“控制自己”带来的兴奋和快乐。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受到挫折或者经由控制得到了过多的满足,肛门期冲突则无法顺利解决,进而会以不同的形式被隐藏起来,成年之后,它有可能相机而动。 

    2.“自我攻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我身体伤害)和逃避行为,是自虐的核心。

  内心产生指向明确的甚至是强烈的自我伤害意识。有自虐(自伤)动机和意识的并不一定会付诸自伤行为;但这种动机和意识给动机者本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困扰,严重妨碍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会不同程度给他们的人生留下阴影。

  自虐行为的推动力即为自虐动机。而自虐动机的产生以及强化源自个体对自我生存价值和生存责任感到不足够而引起自虐愿望(意识)。有自虐动机的个体无法平静地面对和正视外界的涉入以及生活的责任压力,羞耻的无地自容的感觉,促成他们企求用自虐行为或行为预告(向旁人透露其自虐倾向和愿望)来寻求解脱、寻求尊重和关注。

    隐藏于内心的极端情绪(愤怒、耻辱、痛苦、失望等等)若没法宣泄或宣泄不当,就会冲动地定向为激烈的对抗式的心理封闭。若没有机会或没有可能达成与他人的沟通,不能及时获得必要的体谅和认同,,他们就可能企图通过激烈的自虐(甚至自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存在和尊严(尽管是歪曲的变形的表达)。当然,自虐动机的产生和强化,并不一定转换成激烈的自虐(自杀)行为事实。但毫无疑问,如果任由这种心理障碍困扰不能及时从困扰中解脱出来,其后果一定是非常令人忧虑的。

  3.有的自虐行为的发生主要导因来自家庭教育的失误。这类型自虐行为表现也极为突出鲜明。有些家长,为人父母,对儿女寄予过高的期望,不切实际地要求儿女在规定的时限里达到某种超越孩子心理需求和智力发展水平的目标,常常硬性地不容讨论地把自己设计的方案强加给孩子,在"关心""期望"种种爱的名义下,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使孩子从小就背负着失败和屈辱的重荷。

 

    那么自虐行为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如果发现自己有自虐倾向的话,需要接受治疗吗?9月11日19:40   BTV3《科教观察》将为您展现形形色色的自虐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