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2007成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 |
本次盛会已经落下帷幕。这次大会是近十年来国内最大规模的幻想文学盛会。大会聚集了几十位国内外著名科幻、奇幻作家。但在成都街头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身着白色科幻大会专用T恤的科幻迷们。无论是在天府广场的四川科技馆,还是在人民南路的绿树浓萌底下,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本次大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些默默无闻的幻迷,以及从幻迷当中招募的志愿者。
热情的科幻迷
8月24日,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幻迷到省科协招待所报道。无论是来自祖国的哪一个角落,走到科幻世界总部的科幻迷们就成了一家人。有些年轻的科幻迷利用暑假时间,单枪匹马来到成都,有的则是父母带着子女,了却一家人的心愿。这一天烈日当空,科幻迷们又要找住宿处,又要准备第二天的活动,一些有心的科幻迷还等待着领取晚上科幻沙龙的门票,每个人都是又忙又累。
热情的幻迷们把科幻世界杂志社附近的旅社全都挤满了。一位来自厦门的科幻迷刚刚乘飞机来到成都,他希望订到的单人间已经没有了。这时,另外三位幻迷立刻邀请他一起住宿。很多幻迷都希望能够住在一起,互相交流,增进友谊。正是科幻,让天南地北的人成为一见如故的朋友。
尽责的志愿者
在科幻迷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本次大会的志愿者。为了本次大会的圆满成功,很多志愿者不计报酬,辛勤工作。
大会期间,无论是在科幻世界杂志社,还是在大会的主会场,处处都可以见到大会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为了大会的顺利举办,一些科幻迷甚至当起了临时的志愿者。24号当天,一位姓郑先生本来已经安排好住处,准备参加第二天的开幕式。在听说四川科技馆主会场需要人手之后,他连晚饭也顾不上吃,立刻就同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大会主会场。
很多志愿者的负责精神令人感动。他们不顾旅途劳累,在自己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对本次大会的尽一份心意。大会的一些标志如果被风吹倒了,志愿者们会马上想办法把它们固定好。这些细微的动作,虽然不及演讲台上的科幻名人那么光彩照人,但却传达出了志愿者们对科幻的真心喜爱。
专业的幻迷
在众多幻迷当中,很多人都是具备一技之长的专家。来自天津的管老先生不仅是大会的嘉宾,也是一位幻迷。与普通幻迷的不同之处是,他同时也是一位摄影家。多年来,他一直用镜头追踪、记录着各地的科幻活动。这次科幻大会上,管老先生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在拥挤的人流当中捕捉到了科幻作家、科幻迷们的精彩镜头。
还有一些年轻的志愿者令人称羡,他们能够近距离地和国外著名幻想文学作家接触。他们就是这次大会征募的志愿翻译人员。他们大多数都非常年轻。一位来自广西的幻迷小谢,刚刚考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他成为了这次外宾的陪同翻译人员。在与外宾的接触当中,他举止得当,口语标准,和外宾的交流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原来他的高考英语得了147分。看来幻迷的队伍中真是藏龙卧虎。说不定哪天真能出几个微软,苹果创始人这样的人物。在幻想文学高峰论坛上,一位志愿翻译的水准得到了与会嘉宾的连声赞叹“好翻译!”
这次盛会结束已经很久了,而那些年轻或者不再年轻的幻迷们也早已回到了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但是科幻仍将永远连接着他们,而科幻世界也将永远是这些幻迷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