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

(2012-02-29 00:45:05)
标签:

共乐壶天

辽西女人

牟丕志散文

摄影文学

尼康d3

分类: 人物众生

    拜读了牟丕志老师的的散文“辽西女人”,感触颇深。何不配上我在辽西的作业?

    “我总觉得用花来形容女人是不恰当的。花是漂亮的,但也是脆弱的。我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辽西女人,在我的眼中,辽西女人就像脚下的黑土地。她们丰满、壮实、纯朴、大气,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具有北方女人的典型特征。她们不扭捏,不作态,直来直去,给人一种开朗、明快之感”。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
 T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3 锦州笔架山   

    “辽西的土地充满雄浑之气,枣树布满了山山峁峁、沟沟坎坎。辽西女人就像那些枣树一样,平凡、倔强。她们体格好、勤快、肯干、能吃苦。在广大农村,她们是最优秀的农人。她们不但是治家能手,还是最优秀的种田人。在辽西,人均土地较少,又有大面积的山地。为了增加收入,很多家庭的男人出外打工,于是,女人便担起农耕、管家、教育子女、社交、赡养老人的重担。她们习惯于在自家的承包田上播种希望,整天埋头在田里,播种、除草、打药、收割、打场,挥汗如雨。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

T4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
T5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
T6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T7

 

    在辽西,庄稼活干得最好的不是男人,而是女人。她们不仅有很好的体力,更有极强的耐心,而这些品质正是男人所缺乏的。女人心细又肯干,什么事干不好呢。有一种说法,叫男主外,女主内。可在辽西,这个说法便不成立了。因为辽西女人内外兼顾,她们是多面手。存在决定意识,在辽西,大部分家庭是女人当家,你有事情,最好是找女主人,再大的事也能一槌定音。如果找男人,兴许误事,因为他们都比较尊重女性,大事儿一般让女人拿主意。这并不是说辽西女人专权,而是说,辽西女人以艰辛的劳动,取得了应有的家庭地位”。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

T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9

    北方妇女毛巾裹头,扎在头上的这条毛巾就有多种功用,既可遮挡灰尘,又可用来擦汗。天冷时可做为围巾来保护耳朵以防冻伤,天热时蒙在头上可防日头晒烤,其效果与南方农民头上的草帽、斗笠有异曲同工之妙。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衣着反映她的性格,白毛巾裹头是劳动妇女的习惯,是用这种简单方便的办法将头发固定住,方便做活。还起到遮挡的作用,遮挡阳光对头顶的暴晒和做活时的杂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10 锦州凌海

   “很多人喜欢到外面闯世界,可辽西女人不太愿意出门,她们有自己的生存哲学。她们家庭观念极强。在她们看来,生产、治家、管孩子、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要她们离开家乡很难。为了家,她们甘愿作出牺牲,默默忍受夫妻长期分居的痛苦,这是因为她们的丈夫大多在外地打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11 锦州凌海吴楚庄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12 锦州凌海

    “在辽西女人看来,家乡是神圣的。这种强烈的家乡观念营造出浓浓的乡情。在辽西农村,农家女之间有着扯不断的关系,有着说不尽的故事。有了空闲,大家常聚在一起,仨一群,俩一伙,亲如姐妹。三个女人一面锣,七八个女人开了锅,乡情在这里像陈年老酒,又浓又香又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14 锦州笔架山

   

    笔架山的不远处,清晰可见有一港口,便是锦州港。这两位仙女的雕像,旁边注有“仙女造桥”四字,猜想这桥必然是仙女建造的。站着的是勤劳的姐姐,卧着的是贪睡的妹妹,其实,天桥的真正建造者是海浪,它是由海浪的冲击而成的,是潮汐运动的结果。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

T15

    那口淡水井,井深约4米,直径约1米,离岸边只不过50米,井水不是如海水有咸味,而是甘甜爽口,是附近居民的主要水源,也是靠海最近的淡水井,说此井建于1912年,修山的时候淡水不足,主持的道士便下山寻找水源,在海边以现泉眼打造水井,井底东南角与大海相通,打井人便用巨石将其堵住以阻止海水灌入。井壁用山上青石砌成,井水为北部山坡泉水汇集而成。

 

   “辽西女人有着鲜明的个性,成了家的女人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丈夫。她们表达感情较为直白。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决不吞吞吐吐,藏藏掖掖。她们常常大声地说些粗话,但说归说,做归做。说粗话为了打趣,没人当真。她们爱丈夫不是相敬如宾型的,而是大大咧咧,刚中见柔,粗中有细。有时看上去争争吵吵,其实却爱得忠心耿耿,决不掺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16 锦州凌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17

 

  “老天爷用巨斧在山脚下一砍,一条四五公里长的沟便形成了。这条沟在辽西,很不起眼。不知何时,这里住上了人家。如今这里的人家已有一百多户。这条沟南北走向,沟里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木,翁翁郁郁,十分茂盛,像大山腰间垂下的一条绿色的飘带。夜晚树上落满鸟儿,山沟人不伤害鸟,鸟儿就不怕人,它们大大方方地同农人的鸡们争食,农人并不放在心上。人家住在沟两侧的沟沿上,沟沿自然把人家列为两排,两排人家大门对大门。人家后面便是苍茫无边的大山了。大山的脚下,便是一望无际的山坡地。山坡地贫瘠,但面积广大,农人可广种薄收,靠坡地养活自己,一辈接一辈,谁也不知有多少年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19

  “沟的上端有一泉眼,终年汩汩地涌着泉水,使沟底变成了一条小溪。山沟里的树就是在泉水哺育下才长得如此茂盛。沟的两沿之间架有小木板桥,一米多宽,外地人走上去感到很害怕,惟恐不慎跌进沟里。可当地人走上去如履平地,极为坦然。
  冬天来了,刮起了北风,大山用它博大的身躯挡住了生硬的北风。山沟人家猫在大山的臂弯里,大山自然成了最好的避风港,这里要比外面暖和多了。山沟人家是大山怀中的婴儿,自然幸福无比。冬天毕竟是冷的,此时,家家户户早已准备好了用不尽的柴草。那一望无际的坡坡岭岭、沟沟岔岔有取之不尽的草木,每到深秋,草木干枯了,大山变得一片苍黄,这时,是农人最好的打柴时机,老汉、小伙、大姑娘、小媳妇都上了山,一阵忙碌,院中的草木便堆积如山,引来成群结队的家雀前来啄。家家都烧柴草,于是,炊烟袅袅,沟里风小,炊烟常常赖着不走,弥漫在村子的上方,一股浓浓的草香沁人心脾。
  人家前面是一个过道,天气好的时候,人们便纷纷拿一个小板凳坐在外面晒太阳。这时,太阳懒洋洋地在空中踱步,洒下一片迷人的光辉。男人仨一群俩一伙地坐在一起聊天,聊一些山外的事情。在外打工回家的打工仔,讲讲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如果有人肯听,还要吹上一顿牛皮,痛快痛快自己的嘴巴,没人当真。女人胸无大志,她们也愿凑在一起,说东家人,西家短,更愿意讲讲自己的公婆如何如何,博得众人一笑,有的讲到伤心处,竟赢得在场的人许多半真半假的眼泪。于是,日子悄悄地流过,深长的冬天便见了底”。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

T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21 锦州笔架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22 锦州凌海

  “春天悄悄来了。在辽西,春脖子很短,没待看清春天的模样,夏天便哗的一声降临到你的眼前。苍黄的山变成绿色的海洋,到处翻滚着绿色的波涛。树在风中兴奋地挥动叶片,它由干瘦忽然变得丰满起来,生机勃勃,风情万种。鸟似乎更加活跃,它们集中栖息在山沟内的树林里,清晨,它们便早早地醒来,争相鸣叫,唧唧唧,喳喳喳,啾啾啾,喧哗成一个闹市。沟坎上的农人很爱听它们鸣叫,这是大自然的音乐,至清至纯,养人心性。听长了,农人能听出其中的韵律,足以在心中引起共鸣。夏天的太阳好像是马上要掉在地上的大火球,晒得大地似一个大蒸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24

 

  “辽西旱象较为严重,山上的坡地上打不成水井,没有老天爷降下甘淋,庄稼会被晒干,一把火就能点燃一大片。这时,老一点的农人会头带用绿草扎成的草帽,对大山行叩拜之礼,说是这样可以求雨。不过,雨总是迟迟不来,农人并不气馁。有一天,天气燥热,烟气全都沉在沟里了。这时农人笑了,他们知道,雨马上就会来了。果然,在夜里哗哗啦啦下起了雨,农人清楚,有了这场雨,那一望无际的山坡地,将产下可观的粮食。他们会变买余粮,去办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孩子上学,儿子取娶媳妇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25 锦州笔架山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
T26

  “山沟人家的姑娘长得水灵,清纯、朴实。她们梳着又粗又长的大辫子,保持着古朴的民风。姑娘见了生人脸一红,露出羞怯的神情。从表面上看上去不太开朗,但她们却个个身怀绝技。她们个个会做鞋做衣服,至于干农活,也都是行家里手,翻开姑娘的红手,手掌分明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她们不是让人看的花,而是生长在山沟里的庄稼。她们长着红扑扑的脸堂,不喜打扮,素面朝天,纯朴得像一缕清风。山里的女孩子成熟早,一般早早地订亲,一到法定结婚年龄,就操办结婚,谁家姑娘结婚,都要请全村人喝喜酒,热闹非凡。山沟人随礼讲究实际,一般随上十元二十元就行了。姑一旦出嫁,就像出窝的小鸟,独自撑开一片天地,生活中精打细算,并无奢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诗意盎然”。

    生在这样的山川,就活在这样的山川,女人就是那湾水,滋润男人青枝绿叶的山。地老天荒情不变,前脚送走外出的丈夫,后脚带着孩子上山下田,结实的脚板踏过沟过坎坎,勤劳是地啊,坚强是天,咱辽西的女人,辽西女人不简单!
    生在这样的山川,就活在这样的山川,女人就是那道水,托起男人乘风远航的船。同舟共济扬风帆,夏天冒雨喂出肥猪满圈,秋天送回苞米棒子金灿灿,柔弱的双肩扛起殷实的家园。勤劳是地啊,坚强是天,咱辽西的女人,辽西女人不简单!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T26 辽沈战役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放不下的牵挂 “唯有牺牲多壮志,改叫日月换新天”。辽西的锦州,有辽沈战役纪念馆,这里是东北解放的历史丰碑,血染的风采,人民的怀念,传递革命的阵地。

    辽西省是建国初期我国东北行政区的一部分。1949年,重划为辽东、辽西、吉林、黑龙江、松江、热河六省,还有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四大直辖市及旅大行署区。

    1954年以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进行大调整,辽东和辽西两省在这次调整中撤销合并为辽宁省。辽西省从1949年成立到1954年6月撤销,在历史上共存在了5年零2个月。

    我查看了地图,辽西与内蒙古接壤。如果从辽宁朝阳去内蒙的老虎山,直线距离不会超过五十公里。在古代中国,这确实已经是国之边界。

为文而拍:辽西女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